您在這裡
「動物」相關報導
烏溪魚類的未來|藏在辮狀流裡的生態秘密
烏溪,是台灣西部最後一條沒有水庫的主要河川,擁有獨特的淡水魚生態,但隨著人工湖、伏流水工程等水利設施陸續興建,生活在烏溪(大肚溪)的魚類,也面臨不確定的未來…
生態有影|當荔枝椿象來到|短片系列|公視我們的島
春暖花開,正是荔枝椿象大舉攻占的季節。牠們主要在春季進行交配和產卵,繁殖力極強的母椿象,一生能下大約140顆卵,椿象若蟲有五個齡期,大約60至80天後,就能展翅飛翔。天氣越溫暖的時候,卵的孵化速度會越快,當攝氏22度時,大約7-12天就孵化出來。 荔枝椿象以荔枝、龍眼等無患子科植物為主要寄主的外來入侵種昆蟲,源自中國華南地區。1999年入侵金門,隨後在台灣擴散。牠們會吸食嫩芽嫩梢,導致嫩枝枯萎,...
消滅光點小火蟻大作戰|外來種螞蟻入侵台中
「這邊,有看到嗎?你們靠近一點,這邊就是牠們聚集的地方。」跟隨研究團隊的步伐,一行人走進郊區道路旁的草叢,探尋外來種螞蟻的蹤跡。研究人員熟練地翻翻敲敲,很快就在一塊朽木上找到目標。2021年6月,有民眾在網路上刊登這種螞蟻婚飛蟻后的照片,鑑定顯示,是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光點小火蟻,於是國內緊急啟動調查與防治。
非特寵 怎麼寵~只有犬貓叫特寵|非狗貓的寵物怎麼管理?
2022年3月18號,有個很特別的頒獎典禮,動物保護立法運動聯盟頒獎給七位各黨派關心動物保護的立委,每位得獎立委身上都站著一隻鸚鵡,每隻鸚鵡都有故事。 「這隻是非洲灰鸚鵡,牠的年齡可以到50歲,但是牠們從兩歲開始,就不斷地被繁殖戶用藥物刺激生蛋,我們救了好多鸚鵡,都是過度生產、脫肛,非常可憐。」台灣鳥類救援協會秘書長吳峮毅說。 台灣鳥類救援協會希望,動保法對於犬貓之外的特殊寵物繁殖,...
養狗的通關考驗:在英國與芬蘭|在國外養寵物沒有想像中簡單
英國 認養狗的經驗 Sophie七歲半了,牠五個月大的時候,被豪峰和燕玲領養。那時候他們住在英國,向All Dogs Matter申請領養,這是一個私人機構,英國主要的犬貓收容量都在私人機構。 領養Sophie的過程,好比闖關遊戲,首先是志工在電話詳細詢問,「你有沒有養狗經驗?你家有沒有小孩?小孩幾歲?你家有沒有其他狗貓?幾隻?你是住在公寓還是平房?平房有沒有院子?院子籬笆有多高?」施豪峰說...
動物收容所新模式~鄰避到鄰愛|零撲殺後的收容現況
台中市后里區,一棟白色的圓形建築,這是台中市動物之家后里園區。2021年4月開幕啟用,兩億元公帑打造的五星級收容所,是一種浪費嗎?每隻狗符合了動保法規定五平方公尺的空間,那麼可以收容幾隻狗呢?零撲殺政策之後,面對收容爆棚的壓力,有什麼策略聯盟,來增加收容量?從鄰里避之唯恐不及的鄰避設施,到社區辦活動的好場地,后里動物收容所做了什麼?
【烏俄戰爭的環境代價】
烏俄戰爭持續延燒超過一個月,除了對國際情勢、經濟產業和民生有所波動,平民死傷人數更是不斷擴大,數百萬人被迫離開家園,而連帶受到影響的,還有當地的環境和未能離開的動物們,全都成了戰爭下的受害者。
山中精靈黃喉貂|很萌也很殺的山羌獵食者
在台灣的山林中,生活著一種配色搶眼、行動敏捷的生物,牠們是三級保育類,台灣的特有亞種,生態習性卻是一團謎霧。一群研究員走進山林,希望揭開牠們的神秘面紗…
土豆鳥的保育行動│從數鳥普查到友善耕作
探出頭,機靈探望四周,每年冬天,雲林農地上,總是有著一群來自遠方的小辮鴴,當地農民稱牠土豆鳥。為了保護這群遠方貴客,一群人發起普查行動,希望吸引更多人關注,改善農業環境,讓牠們安心的棲息居住。
【島在現場】又一隻白海豚死去|2022.1.27
上週五(1/21),一隻未成年的臺灣白海豚在台南安平漁港擱淺死亡,讓人痛心不已,上午臺灣媽祖魚保育聯盟、臺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以及保育學者和立委陳椒華共同召開記者會,高喊「白海豚要活命、海洋政策要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