蝠滿天|台灣不能失去的環境幫手《序章》:聽聲辨蝠

採訪報導

牠們是唯一具有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有些住建築物,有些住樹上、有些住洞穴。台灣蝙蝠的分布範圍從海濱到高山,特有種有11種,特有亞種有6種,擁有牠們是台灣之福。有人擔心牠們是病毒傳播的媒介,或許更該擔心的是,如果牠們銳減或消失所導致的生態失衡。

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如何尋找蝙蝠呢?

蝙蝠會發出超音波,以回聲定位在黑夜來去自如,但是超音波人耳聽不到,想聽見牠們的聲音,得借助特殊儀器,超音波偵測器能錄下降頻處理之後的音頻,再從音頻辨識蝙蝠種類。

有趣的是,研究人員發現在不同的生活環境,蝙蝠的聲音也不一樣,科學家因此可以從蝙蝠的聲音特徵去辨識,牠們是哪些地區的蝙蝠?又是在從事什麼生態行為?而且不同的蝙蝠,發出超音波的位置也不同,像台灣小蹄鼻蝠台灣葉鼻蝠等是用鼻部發出超音波,而鼠耳蝠則是從口部發出超音波。

拿著偵測器對著樹林與天空,張恒嘉帶領學員走在八仙山自然教育中心的園區內,這是一堂蝙蝠的推廣教育,黃金蝙蝠館與中研院的團隊受邀前來授課,同時進行調查,因為這裡從來沒有做過蝙蝠研究。

研究人員用豎琴網來調查當地有那些蝙蝠,這一夜,兩隻長趾鼠耳蝠中網。一番測量、記錄過後,研究人員再放回山林。

這堂推廣課程的目的是希望學員理解蝙蝠的困境,願意為牠們做點事情。比如,搭個蝙蝠屋。隨著都會發展,蝙蝠棲息的空間減少,蝙蝠屋能為牠們提供棲身之處,也能作為了解當地有那些蝙蝠的研究工具。

▼來了解蝙蝠屋,可以怎麼幫助蝙蝠?
蝠滿天|台灣不能失去的環境幫手《之一》:金黃蝙蝠的保育之路

集數
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