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生活」相關報導
手作東吉的未來之道|澎湖離島生態旅遊新契機
防疫期間,不能出國,讓離島觀光高速發展,澎湖各地充滿旅遊人潮。澎湖的東吉嶼,也興起旅遊潮,為小小島嶼帶來衝擊。如何保護島嶼生態,推動深度旅行,成為必須行動的目標。
偽垃圾的奇幻漂流|找尋淡水河流域垃圾熱點
台北市民權國中的校門口,以海洋與河川環境教育為主軸的社團「浪跡天涯旅行社」,把標明編號的木片整理裝箱,運上台北橋,他們準備讓這些模擬垃圾的木片,展開一場奇幻漂流之旅。
再造山海之味|部落創生的故事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一直以來和當地環境共生的部落族人,從家鄉環境找出特色農產,像是佳民部落的山蘇、雨來菇,以及織羅部落的葛鬱金、貓公部落的滸苔,這些部落生活文化中的作物,隨著時代演進,又如何走出新面貌呢?
香草新經濟|新竹那羅香草
在台灣越來越多人種植香草植物,並加工生產副產品,提高農產品利潤。在海拔幾百公尺的山區種植,很少蟲害,幾乎不用農藥,對土地很友善。新竹那羅部落,透過金盞花、薄荷、迷迭香等香草植物,開啟夢想。
該消失的童年回憶|夜市贈品動物怎麼了?
你是否也在夜市看過這樣的攤位,小小的攤位上有著各式各樣的小動物, 上面寫著只要透過遊戲積分就能夠換取到鼠、鳥、魚、爬蟲等等。然而這些小動物們除了在攤位上的生活環境不佳、運輸過程安全性堪慮之外,消費者對如何飼養也沒有相關知識,由於取得容易,更容易發生棄養情況。這會帶來什麼問題呢?
狂飆的代價|全台沙灘車亂象如何管理?
屏東沿海的觀光海灘,除了衝浪、香蕉船、橡皮艇等水上遊憩活動,還有一項熱門選擇,沙灘車。沙灘車又稱為全地形車,從山坡飆山、沙丘飆沙、海邊兜風到河邊溯溪,都有人經營,深受許多大人和小孩喜愛,卻也衍生出許多問題。
福食.輻事之三:民眾吃進肚的知情權
開放福食要承擔的風險是什麼? 那麼,對於台灣民眾來說,開放福食要承擔的風險又是什麼? 2018年衛福部委託台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至剛執行日本食品取樣檢驗與調查研究,研究團隊親自到福島五縣市採樣, 301件樣品中有40件被驗出含銫的微量輻射,不過都符合公告基準。 健康風險要怎麼計算呢? 姜至剛以2018年的研究為基礎,彙整日本政府和香港官方近年的檢測數據,參考國人的攝食率,...
福食.輻事之一:日本福島5縣食品進口鬆綁
2022年2月8日行政院召開日本食品輸入管制措施記者會,宣布解除日本福島五縣食品進口台灣的禁令,然而,日本核災區福島縣對於農、漁產的輻射把關怎麼做的呢?我們的島採訪了福島縣政府、福島縣漁業協同組合連合會、生活俱樂部連合會等單位將從健康風險、公民知情權等面向,完整探討日本福食叩關的議題。
福食.輻事之四:福島電廠核災處理水排放入海的風險
311核災過去11年,陸地上的輻射污染漸漸得到控制,但海洋的污染仍存在著變數。為了防止受損的反應爐再次爆炸,東電必須持續灌入冷卻水降溫,這些水如何存放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