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相關報導

【島在現場】核管法修法優勢通過| 立院進入朝野協商

2025-04-01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昨日(3/31)審查「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第六條條文修正草案」,反核團體認為修法過程草率,在場外召開記者會表達抗議,場內民進黨與國眾兩黨立委對於核電延役的安全性、核廢料處理等問題爭鋒相對、無法達成共識,最後在國眾兩黨委員人數優勢下,以八比七的票數決議全案保留送出委員會,交由朝野協商。

裸露的鋼筋,重建海砂屋的難題:從天母案例說起

2025-03-15

1980年代經濟起飛,民間與公共建設的需求增多,因為河砂不足,建商摻入海砂做為建築材料,卻不知道混凝土內氯離子含量超過,會形成有結構安全疑慮的海砂屋。容易有壁癌、天花板掉落、鋼筋裸露的情況,雖然發現問題後,政府開始禁用海砂,不過全台各地已經出現大量海砂屋。

員林青年的愛鄉選擇|你用什麼方式紀錄家鄉?

2025-03-08

你會怎樣紀錄你的家鄉呢?有一群年輕人正在用創新方式為彰化員林注入新活力。開設書店、活化歷史建築,錄製Podcast或是利用社群媒體,要將家鄉故事傳遞出去......

翻轉都市廚餘!從廢棄物到大地黑金

2025-03-01

都市生活中,每天都有大量廚餘被丟棄,這些剩菜果皮,有些回收進入廚餘處理廠,有些被送進焚化爐,台灣各地出現不同的廚餘處理方式,將「廢棄物」變成「黑金」。

【島在現場】台南首見台灣糖漏窯業文化遺址|2025.02.22

2025-02-23

在台南市關廟區,因開路工程而意外挖到疑似清代製糖的文化遺址,經學者開挖探勘,認為是目前全台首見的清代瓦漏窯(糖漏窯)遺址,文史學者認為這是台灣糖業發展史的重要發現。

記憶‧煤鄉|台灣煤業歷史如何保存?

2025-02-22

煤礦,曾經是台灣重要的自產能源,礦坑停止開採後,極少數遺留的生產設施,如今成為珍貴的產業文化資產,隨著時代變遷,老礦工不斷凋零,未來這段黑金歲月的歷史,又該由誰訴說...

【島在現場】台鐵高雄機廠都市計畫修正後通過|2025.02.11

2025-02-11

台鐵高雄機廠配合地下化搬遷到屏東潮州後,位於高雄鳳山區的約32公頃高雄機廠舊廠區,高雄市府計畫推動特定文化休閒專用區。內政部國土署都委會今(2/11)日上午審查台鐵高雄機廠都市計畫變更案,最後決議修正後通過變更案。

為鄉土造藝術|兼具美學與實用的地景創作

2025-02-02

藝術有各種型式,如何走進鄉村,成為兼具美學與實用的作品?藝術家黃文淵透過廢棄物再利用,以及藝術實用化,為鄉土造藝術,形成美麗又動人的地景。

廢材轉生術:漂流木、牛糞也能有大用處

2025-01-26

颱風過後,花東海岸被漂流木覆蓋,當大型木料被撿拾後,剩下的細碎枝條何去何從呢?

【嘉義大埔強震】氣象署說明21日凌晨芮氏規模6.4 地震成因|2025.01.21

2025-01-21

2025年1月21日凌晨0點17分,發生芮氏規模6.4地震,地震深度只有9.7的極淺層地震,震央在嘉義大埔,幾乎全台有感。氣象署凌晨一點半舉辦記者會說明此次地震成因,並提醒民眾,後續餘震不斷,也曾出現規模5以上地震,氣象署研判未來三天內,還是會有可能在這個區域密集發生規模5.0以上地震,呼籲民眾做好準備。 ​ 在地震發生前,不少民眾都收到國家級警報,...

芳苑與風機的距離|低頻噪音有什麼影響?

2025-01-11

走進農場,一間間溫室相連,種植了上百種水耕蔬菜。從營造業轉農業,雖然歷經虧損等過程,洪新䒴的水耕蔬菜受到許多客戶肯定。自己打拚出來的農場,也希望下一代能接手,繼續在家鄉安居樂業。不過這樣的規劃,卻被近期多起陸域風機申請案打亂。

【2024回顧】重大環境議題|我們的島

2025-01-02

告別2024年,你還記得今年發生了哪些大事嗎?在2025的這一天,一起來回顧《我們的島》去年做過的重大議題,那些發生在你我周遭的環境大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