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生活」相關報導
【四張圖卡說故事|認識登革熱】
時序入秋,但登革熱疫情仍不能輕忽,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最新統計,新增10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其中新北8例,北市2例,均為感染登革熱病毒第二型,與先前公布的群聚個案屬於同一事件,累計這起群聚案已有67例,無重症或死亡病例。 受到之前颱風外圍環流和東北季風影響,這週為北部帶來豪大雨,可能導致淹水、積水,容易孳生病媒蚊。民眾清理環境要注意巡倒清刷,成為登革熱防治關鍵。依據疾管署統計,截至本月12日,...
你所不知道的破布子|台灣飲食文化的鹹香記憶
你可能沒看過樹上的破布子,但是曾在阿媽煎的蛋裡,不小心咬過它堅硬的種子。對老一輩的人來說,破布子是為三餐增添不少風味的配菜。而在美食當前的現代,也少不了這種古早佐料來提味。
落葉行動|把落葉還給樹木,打造永續生活綠空間
落葉,經常被視為環境整潔的頭痛角色,每天要花上大量人力清運燒毀與掩埋,有一群人發起「枝葉園圃」行動,想將落葉留在現地、還給樹木,不只可以幫助改善土壤環境,還能營造生物與人類共存的永續綠空間。
【島在現場】小家電維修,修補的不只是電器
當家中電器壞掉時,該怎麼處理呢?多數都會直接被丟棄,但其實許多物品只要稍作檢修、更換零件就有機會重獲新生。有一群萬華在地的年輕人因此組成小家電維修所,藉由動手維修與修理知識的傳遞,推廣「修理」成為「丟棄」前的選項。 位於台北市萬華區的萬華大水溝二手屋,不定時會舉辦小家電維修課程,希望帶動大眾加入電器維修行列。 電鍋是小家電維修所常見也是較為容易維修的項目。電鍋損壞情況包含:指示燈故障、...
守護環境的海洋藝術家|他用垃圾說故事
如何創作台灣的海洋藝術?如何透過藝術守護環境?一直是藝術家林純用探究的目標。透過各種類型的藝術形式,從個人創作走向集體參與,林純用著回收的材料,創造出一件件令人深思的藝術作品,開啟人們的環境視野。
資源回收:從自助回收到智能分選的新趨勢
民眾對資源回收物的處理,通常送到回收車或是載到回收站。現在,有業者設計智慧回收機,讓民眾可自行把瓶罐拿去機台回收;還有地方結合AI和智能分選,這些新的回收與分選方式,能提高再利用效率嗎?
震撼 403:921地震以來最大規模強震 超過700起的餘震
4月3日上午7:58,芮氏規模7.2的大震,撼動全台。這是繼921地震之後,二十五年來規模最大的地震,造成13人死亡,超過千人受傷。台灣身處在地震帶上,要如何與震共存?建築結構上又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在921地震之前的早期建築,補強耐震又可以怎麼做呢?
薯條鹹酥雞用啥裝?防油耐高溫 PFAS又是什麼?|ft.看守台灣協會研究員 林奕均|公視我們的島Podcast
大家是否買過鹹酥雞、地瓜或是披薩等熱騰騰的東西,用紙袋或紙盒來盛裝,讓你是不是感到很安心,覺得不用擔心塑化劑的問題。但!你很可能不知道,這些容器裡面,有些藏有一個叫做全氟/多氟烷基物質 (Per/Poly fluoro alkyl substances, PFAS) 它泛指特定一類的人工合成物質,其中包含超過12000種的化學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