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相關報導

關燈之後

2006-06-19

「夏至」這一天根據農民曆書記載,代表著悶熱的夏季即將來到。這天也是白晝最長的一日。在大安公園舉辦的「夏至關燈」今年已經是第二屆了,藉著關燈行動,讓我們重新去思索,我們為什麼懼怕黑夜?

魚‧醫生

2006-06-05

他是衛生所主任,把照顧病患的態度拿來養殖魚,讓他在醫師的身分外,多了漁夫的角色;而他是腎臟科主任,他的病患罹患尿毒症的居多,面對總是在善後的醫療工作,他想要從源頭著手。他養的魚有什麼特別?他賣的魚有什麼訴求點?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一個在台灣頭,一個住台灣尾的醫生「撈過界」?

淤泥再生

2006-05-22

今年四月中政府動員國軍,以一個工兵營的軍力進駐石門水庫上游,希望在梅雨季來臨之前,清除羅浮橋附近這一大片淤泥。一車車的淤泥被堆置在河岸,當豪雨一來,這些淤泥是否將再度被沖進水中?而淤泥有沒有再利用的機會呢?在傳統的磚瓦工廠、在研發綠建材的學院裡,有一群人正努力為水庫淤泥找尋出路,他們要「點泥成金」!

【社區營造】卯澳的水水家園 |傳統漁村聚落的下一步

2006-05-22

當一個社區,從挽救水圳開始,創造社區的美麗景觀,連帶的,也挽救一片海洋,為生態做出貢獻。小小的卯澳社區,從搶救水圳到永續經營,讓未來不再失根漂浪,一步步打造心目中的水水家園。

綠色學校系列-生機大學

2006-05-01

學校只是一個上課的地方嗎?只要施點小魔法,學校可以變成一座生態樂園,從中興大學到師大環教所,我們看到不一樣的教育視野,校園可以是一座都市農園,校園可以是一座生態樂園,校園也可以是綠色生活的實踐基地。

墾丁的吶喊

2006-05-01

從民國九十一年開始,有一封「墾丁國家公園被世界國家公園組織除名」的e-mail在關心環保人士的電子信箱中流傳開來,雖然世界上並沒有哪一個組織可以將任何一個國家的國家公園除名,但是墾丁的真實景象卻與許多人心中的國家公園印象差距越來越大。

病態大樓症候群:呼吸之間

2006-03-30

你有沒有過無法呼吸的經驗?空氣總是理所當然的存在我們生活之中,除了偶而難以忍受的刺鼻氣味,會讓我們皺起鼻子逃離外,大部份的時候,空氣的品質都在我們可以接受的範圍,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無色無味的空氣,其中也潛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大自然的教室

2006-03-09

陽光從茂密的樹林間,輕輕的穿透過來,耳邊圍繞著蟲鳴鳥叫的交響樂,深深的呼吸一口自然的空氣,感受到植物的花香與青草香,在這片森林中,有一間非常特別的教室。

紙裡乾坤

2006-02-27

2005年,台灣本土優質自然人文雜誌「大地地理雜誌」宣告倒閉,接著多次獲得大獎,帶動出版界出版本土自然生態相關書籍的「大樹文化」,在經營十多年後也傳出結束營業,談到生態環境無論從理念或實務出發,真的沒有生存的空間嗎?

司馬庫斯的願望

2006-02-27

一直想探究司馬庫斯部落共營的社造模式,但是上山之後才發現,遷校成為當地居民的憂慮,畢竟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孩子的未來,他們放棄私產進入共營,為的就是群聚力量,給孩子們最大的資源。校園遷校像揮不去的夢魘,打破司馬庫斯原有的寧靜,成為居民最深的擔心,讓部落在千山之外,向世界發出微弱的呼救。

少用一個塑膠袋

2006-02-20

限塑政策從民國九十一年十月一日,由公部門開始實施。隔年一月,擴大到全國六萬兩千多家百貨公司、量販店、超市、連鎖便利商店及有店面的餐飲業。三年的時間過去,環保署宣布,從今年三月份開始取消第六類,也就是有店面的小吃店限用塑膠袋的規定。限塑政策改變的原因為何?未來的限塑政策又要如何走下去?

家具整型全記錄|將廢棄家具化腐朽為神奇

2006-02-06

中國人過年的傳統「除舊佈新」,每到過年前夕,街道上總會出現堆積如山等著汰換的家具,這些等著「出清」的大型廢棄物,常常是民眾也是環保局的困擾,除了進焚化爐,它們是否有其他的出路?我們走訪幾處環保局大型家具處理場,看看木工師父如何透過巧手,將廢棄家具化腐朽為神奇?民眾又有哪些管道,可以和這些家具再續前緣。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