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相關報導

2005環境事件簿

2005-12-26

2005年底將屆,「我們的島」與「環境資訊電子報」合作,檢視這一年來這塊土地上所發生的環境事件,舉辦2005十大環境新聞票選活動,希望能喚起大家對環境事件的重視。這次總共有一千多人參與網路投票,票選結果如下:

旗開得勝?

2005-12-12

選舉,是台灣特殊現象。幾乎年年都在上演,各種的選舉造成的鉅額開銷,長久以來,為人詬病。舉目可見的選舉旗幟,破壞市容、強迫推銷,真的能夠達到旗開得勝效果嗎?

以環境為名-德國生態建築之旅

2005-11-21

今年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後,全球共同關注到氣候變遷的議題。在溫室氣體大評鑑,這場新世紀環保競賽中,德國拔得頭籌。它不只是全球第一個達到減量目標的國家,並且已經減少19%的溫室氣體,成果遙遙領先。更預定在2010年,排放量減少21%。要想知道德國為何有這番成就的話,看一看位在柏林的國會大廈,應該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回歸自然

2005-11-21

隨著時代的演進,人口增加,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群居的地方成為水泥叢林、高樓大廈,現代人的生活起居必需消耗大量的電力與能源,使用的建材在生產過程中製造大量二氧化碳,建材越來越高科技。直到1970年第一次能源危機,人們才開始從食衣住行中省思如何省電節能,於是才逐漸興起了「綠建築」的概念,然而在製作台灣綠建築專題中卻發現---其實古早的時候,不論是平埔族、原住民或是漢人們所蓋的房子,原本就是綠建築,其中蘊含太多就地取材、冬暖夏涼、自然環保又省電節能的智慧。

綠房子

2005-11-14

近年來台灣建築業興起一股「綠建築」熱潮,不論是學術界或是建築業界、房地產廣告等都可以看到「綠建築」的話題被炒得火熱,似乎只要被冠上了「綠建築」就代表了一種知識與地位象徵,然而「綠建築」到底是什麼呢?台灣目前有沒有綠建築呢?這個從國外傳到台灣來的建築趨勢,在外國已經推行了將近三十年了,台灣究竟落後國外多少呢?

環保包裝變身

2005-09-12

民國95年7月1日,環保署將正式實施「限制過度包裝」法令,這個讓消費者聽來陌生的法令,對未來的商品包裝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廠商、民眾都值得關心。

東莒之夢

2005-08-29

東莒在海的一方,它是傳說中的美麗島嶼,人們歌頌充滿生態的沙灘,並以花蛤為名,行銷東莒。搭上了船,航向前方,在歷史過往之後,藍海的盡頭,東莒是否依然有夢?

打造生態校園

2005-08-29

很多人在做生態復育的工作,有個人、有團體,而學校、家長、社大這樣的金三角組合,是讓生態教育能落實校園,推廣到社區的一個好方式。他們有遠大的抱負,卻不會好大喜功,用一點點的經費,豐富學校的生態,一步一步的推,同時將生活的東西融入。

節能 潔能|生活中的減碳作為

2005-06-20

六月開始,經濟部能源局開始節能季的活動,希望透過一連串的宣導,達成今年夏天用電不超越去年的目標。京都議定書生效後,不是只有工業部門受影響,一般民眾也可以由生活做起,達到住商節能。

李淳陽~昆蟲狂想曲

2005-05-23

台灣潮濕溫暖的天氣,原本就有昆蟲王國的美稱,但在3、40年前那個年代,人要討生活都不容易了,誰還有那個閒功夫去摸蟲。但是從小就對昆蟲感興趣的李淳陽,決定自掏腰包拍攝昆蟲的各種影片,意外揭開了一個過去從不曾被人了解的趣味世界!

戀戀台灣情

2005-05-09

「感謝台灣?糟蹋台灣?」這篇批判性強、深刻反省經濟發展的文章,想不到作者是美國商會的一位會員,更令人意外的是,他是大家刻板印象中只為企業服務的「律師」。當台灣人前仆後繼地移民美國,他卻是放棄美國國籍,成為台灣的子民,因為這裡的人讓他牽繫,這塊土地是他的依戀。他,是文魯彬。

海洋劇場|用行動劇述說澎湖海洋問題

2005-05-09

這齣行動劇的劇情是發生在一百年後的澎湖,小朋友循著藏寶圖,找到了祖先遺留下的神秘寶藏-來自過去的時空膠囊,打開一看發現一堆怪東西……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