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生活」相關報導
焚化集集|地方反焚化爐的連署行動
2003-08-18
正當SARS風暴席捲全台之際,南投縣集集鎮的觀光也受到衝擊,假日的集集火車站前少了往日熙來攘往的遊客,卻多了一張張抗議的旗幟──由集集地方團體正式發起的反焚化爐連署活動,再次點燃了焚化爐的戰火。
限塑的迷思|限塑政策執行後會變環保嗎?
2003-04-14
在環保署限用塑膠類免洗餐具之後,一種由農業廢棄物蔗渣所製成,在使用後可以跟廚餘一起製作成堆肥,在三個月內完全分解的免洗餐具,也成為搶手貨。托限塑政策的福,這類對環境友善的商品得以廣被使用,只可惜,在廢棄物分類回收的機制尚未健全的前提下,蔗渣所製成的餐具,與混合使用中的紙餐具,同樣的步上塑膠餐具的後塵,混在一般垃圾中被丟棄。
生活中的毒物系列—廢燈管的明天
2003-03-17
我們最常使用的含有汞的生活用品,就是電池跟日光燈了。根據統計,台灣每年消耗九千多萬支日光燈,每個人一年報廢的日光燈管是3.8支,這些廢棄的燈管總共含有36公噸的汞,過去,這些龐大的廢棄物所產生的含汞物質,就這樣進入掩埋場焚化爐中,毒害我們的環境!
資源再利用|廢塑膠的春天
2003-02-10
在塑膠製品來不及被大眾了解的情況下,似乎成為萬惡不赦的全民公敵。然而近幾年在垃圾費隨袋徵收的施行,以及資源回收觀念日漸普及的情形下,同樣是塑膠廢棄物,有的塑膠材料,命運已經跟往常不一樣。 在宜蘭的一家資源回收分類再製處理廠,是台灣第一家從分類回收再製成產品,一貫作業的工廠。塑膠基本上分成兩大類,熱塑性與熱固性。熱塑性的在高溫可以重新再製,熱固性的如橡膠、就不行。 塑膠廢棄物回收系統能逐漸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