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相關報導

24hrs自然任務

2007-07-06

有什麼方式,可以讓人更深入參與自然環境呢?去年年底,資深自然解說志工梁貴梅自美國引進【Bioblitz】進入台灣,透過專家學者協助,以遊戲、解說、調查三階段的方式,帶領民眾走進山林,擺脫走馬看花的限制,重新認識自然生態裡的繽紛世界。這雖然只是個小小的嘗試,但卻是一般民眾學習保護自然的一大步。

澎湖速食旅遊

2007-07-06

燕珍是一位都市上班族,在熱情的夏季,想要為自己安排一趟自由的旅程,她想到澎湖,一個有著白色沙灘,藍色海洋的浪漫島嶼。於是她拿起電話,展開夢想的追尋。沒有機票,燕珍去不成澎湖,倘佯海天的心願,成為遙遠的夢想。一票難求,成為夏季澎湖的旅遊夢魘,但是更大的問題,在於一票難求的背後,牽扯著旅遊市場的運作,影響澎湖的永續發展,讓這個群星般的島嶼,無盡漂浪在旅遊洪流之中。

竹村桃源夢

2007-05-25

上山尋夢,當人生做出不同選擇,轉了彎,景致不同。不到三十歲的賴盈羽,放棄城市裡的生活,一個人前往深山,經營她的有機農場,在簡單自然的生活中,打造一個現代的桃源夢。

單車瘋

2007-05-18

從前從前,有一隻烏龜和一隻小白兔,他們要比賽誰跑的比較快....唉喲,拜託!這是老掉牙的故事了啦!這一次故事的主角,換成腳踏車和汽車,究竟誰會先到終點呢?

行動音樂廳

2007-05-11

也許就是有「緣」,在嘉義縣文化局推動藝術家駐村的活動時,採訪環境藝術家盧銘世,在他的介紹下,拜訪了愛樂夢工場蘇泰榮老師,他學的是雕塑,卻致力推動古典音樂。古典音樂和我們的島的屬性好像有點距離,但是,蘇老師的行動音樂廳,把古典音樂帶進社區,社區參與過程是很有意義的,而把古典音樂帶入一般人的生活,就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古典音樂內涵豐厚,躍動的音符與旋律,能安撫人心,讓人思考生命,處在動盪紛亂的台灣社會,聆聽古典音樂,是個不錯的選擇。

元宵節的代價

2007-03-16

到處流竄的蜂炮,光芒四射;鹽水鎮百年傳統,今年打破世界紀錄。數以千計的天燈,冉冉升起,帶著每個人的心願,乘風飛翔遁入夜空。造型多變的花燈,吸引大量人潮,為元宵佳節帶來無限商機。但是,許多人並不知道,在節慶的歡欣鼓舞之餘,這片大地到底承受了什麼代價?

田園 校園 樂園

2007-02-16

走出教室,頂著冬天暖暖的太陽,在美濃鎮龍肚國小的操場旁,六年忠班的學生,即將要上一堂很特別的社會課。這堂課的重點,是人與環境,學生雙手空空,根本沒有人帶課本,因為大自然本身,就是現成的最好教材。

藝術心體驗

2007-02-09

光影、色彩、線條、明暗在藝術大師李梅樹的畫作中巧妙運用,李梅樹對鄉土的關懷透過作品與觀眾對話。油畫是只能看、摸不得。但是,眼睛看不到的盲人,卻只能摸、看不到,李梅樹紀念館館長李景光如何引導盲人,感受繪畫作品中的精妙。

人與建築的對話

2007-02-09

人類對建築的需求,已經從穴居時代的遮風避雨到現今的追求舒適健康,而隨著資源短缺的問題浮現,過去象徵經濟掛帥的水泥建築,如今看來不但是過度的使用水泥,同時也給予地球過多的負擔。

誰的立體停車場

2007-02-09

「他花了三億多,卻蓋了一個我們不要的停車場」,居民氣憤的表示。台北市政府花大錢蓋立體停車場給市民使用,這等美意,居民卻不領情。

天母鄰舍節

2006-12-11

都市繁華的外表,人心卻是相當冷漠,走在路上沒幾個認識的,同棟大樓的鄰居,見面點頭、聊個兩句就算不錯了,有的根本連隔壁鄰居是誰都不知道,許多移民台北的異鄉人,總會懷念鄉下濃厚的鄰里感情。

移動 在高雄

2006-11-27

高雄,一個被工業區包圍的城市,一個被汽機車佔領的城市﹔有一群人,他們用自己的雙腿,在城市中叛逃,追求自由呼吸的快樂…..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