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能源」相關報導
地熱電廠的現況與挑戰|宜蘭清水、大屯山先導電廠【用熱發電系列之三】:
2025年非核家園,2050年淨零碳排,在台灣的能源版圖中,地熱將占有什麼樣的地位?藏在地底的巨大熱能,該如何運用呢?
核二將停機:核電延役可能嗎?先搞懂高階核廢、燃料池與乾式貯存現況!|feat. 環境法律人協會特聘研究員 謝蓓宜|公視我們的島 Podcast
P來賓|環境法律人協會特聘研究員 謝蓓宜 核二廠2號機將在2023年3月14日停止運轉,核二廠1號機則因為用過燃料貯存池爆滿,已於2021年7月提前停機,未來核二廠將進入除役階段。部分政治人物喊出核二延役的政見,但是核二有可能延役嗎?本集節目邀請到環境法律人協會特聘研究員謝蓓宜,從目前燃料池爆滿的現況,以及法律角度分析核二廠無法延役的原因。 此外,停機後的核電廠就安全了嗎?還存在著哪些風險?...
地熱發電在部落|如何利用熱水打造共存共榮的未來?【用熱發電系列之二】
花東一帶具有地熱潛力的地區,包括花蓮瑞穗、台東延平、知本、金崙等等,都是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台灣正要起步的地熱發電,未來該如何與部落共存共榮呢?
豐坪溪的未來|從世豐水力電廠案來看原住民諮商同意、生態基流量
「諮商同意是假的!世豐電力滾出去!」2022年12月21日,花蓮縣卓溪鄉山里部落與太平部落居民,來到行政院前高喊口號,抗議「豐坪溪及其支流水力發電開發計畫」恐將截斷溪流、衝擊生態,更使傳統文化無以為繼。其實這個開發案,已經爭議了二十多年之久...
大風起!旋轉葉片下的人與鳥|彰化海岸的風機難題
刺骨的強風,吹拂在冬季的彰化海岸,即便天氣嚴寒,漁民還是趁著退潮下海採蚵,也有人正努力挖掘俗稱赤嘴的環文蛤。仰賴這片泥灘地的,不只是人,還有一群飛越數千公里來到台灣度冬的候鳥。
七股光電拚共生|漁民憂心衝擊養殖產業
出門就是光電場,在台南七股成為現實。原本是遍地魚塭的漁鄉,成為全台光電場密度最高的地方。居民發出怒吼,要求政府出面處理,在光電包圍地方的困境中,說出一個如何共生的道理。
【島在現場】世豐水力電廠關係部落投票|2022.11.13
爭議二十多年的花蓮豐坪溪世豐水力電廠開發案,在1999年通過二階環評、2004年開始施工,但因《原住民族基本法》2005年才公布,因此本案當初並未進行原住民族諮商同意程序。 2021年,鄰近豐坪溪的太平部落、山里部落族人發起訴訟,主張應進行諮商同意程序,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在2021年12月裁准,花蓮卓溪鄉公所將中興、中平、古村與三笠山等四個部落,也一同認定為關係部落。 2022年11月12日(六...
原鄉綠電健檢|讓部落繼續發光
在平地,光電的安裝和維護都是小事一樁,但是在海拔一千多公尺,沒有道路可抵達的山區,可就不太容易了。今年9月,東華大學洄瀾共好大學社會責任中心和工研院、光電業者組成團隊,不但替花蓮縣秀林鄉同禮部落的光電健檢,也讓居民學會維護管理的基本技術。
四接東移行不行|協和電廠轉型下的那片海
燃油發電的基隆協和電廠即將改建,改燃氣減空污,但改建案遭到民間團體抗議,因為填海造地。原方案影響珍貴珊瑚,台電因而提出東移方案,想減輕對珊瑚的影響,然而民間團體擔憂,這將嚴重衝擊基隆港。
【島在現場】台南七股青年呼籲政府重視七股光電發展|2022.09.12
今天上午,由台南七股在地青年組成的「七股監督光電青年聯盟」,在立法院舉辦記者會,表達對七股光電發展的擔憂,希望透過他們的行動,來喚起中央重視。 記者會一開始,聯盟就表示並不是反對光電,而是對於現在躁進及大幅開發對地方擾動的現象,感到憂心,目前的鹽地光電、農地光電、漁電共生等類型都已有狀況發生,根據估算七股未來大概會有五分之一的面積被光電板覆蓋,已影響到在地青年返鄉工作的產業,...
【島在現場】四接東移方案,反對團體仍憂心填海造陸的衝擊|2022.7.6
台電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其中設置第四天然氣接收站,由於涉及填海造陸,衝擊外木山海洋生態及漁業,有民眾及團體出來反對。 相關新聞》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 填海造地位置東移、面積縮減 台電提出四接東移方案,明天將進行環評,今天上午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與民代在立法院舉辦記者會,認為東移方案應重新做範疇界定後,再重新送審,不應以延續原案的環評程序來續作審查。 媽祖魚保育聯盟理事長文魯彬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