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能源」相關報導
非核家園|核四分包施工不安全?
2003-08-04
六月十九日的清晨,一艘荷蘭籍的重件船靜靜地停靠在基隆港進行報關手續,這艘從日本吳港出發的貨船在還沒有進港之前,就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因為貨輪內裝載著重達一千一百公噸的核子反應爐壓力容器,這座機組的抵台,意味著核四工程進入「設備安裝」的階段,這對未來三十年台灣的能源政策有深刻的影響。
建築節能策略:讓建築師告訴你省電的關鍵
2003-06-30
蓋一棟建築物,只要能遮風避雨就好的時代,已經過去,新時代的建築物,不但要有舒適的室內環境,更要能節約能源。根據學者研究,建築物耗電的主要來源依序是空調、照明及動力。在夏季尖峰時段,光是空調用電,就佔了全國總用電的三分之一。低耗能的建築概念,正逐漸萌芽。
油小見大:台灣石油比礦泉水還便宜的代價
2003-04-07
近百年來的工業文明可說是奠基在石油之上,然而因為石油資源的有限性、地緣關係與供應上一再出現的危機,也亦發顯現出目前『石油文明』的脆弱。台灣石油99%仰賴進口,卻又是石化工業的大國,在建立起以石油為基礎的產業與生活時,我們兌換了什麼?
核廢料的Happy Ending?
2002-06-10
民國六十九年,核廢料儲存場降臨蘭嶼,從此以後,伴隨著達悟的小朋友長大的,有飛魚、迷你豬,還有核廢料桶,經過多年的「驅逐惡靈」,政府曾經先後承諾。在民國八十五年、九十一年,要將蘭嶼的核廢料場遷走,無奈的是,核廢料遷來容易,想送走卻難如登天。
不滅的阿波羅|台灣第一部太陽能車
2001-04-23
阿波羅號,是台灣第一部太陽能車。南台科大的學生抱著到國際參賽的夢想,憑著一股傻勁,不斷摸索,硬是讓阿波羅二號在陽光下上路。台灣的太陽能利用,正在起步階段,而未來的發展空間,就像是進行中的阿波羅三號般的,有著無限可能。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