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相關報導

廁所三部曲

2003-12-08

根據統計,每個人的一生中有25550個小時是在衛浴空間裡度過的。我們每天只吃三次飯,但是我們每天要上七、八次廁所,廁所在我們的生活中可謂舉足輕重。曾經有人說,只要看一個地方的廁所,就可以知道這個地方人的素質與生活品質。

校園鳥朋友

2003-11-17

一位愛鳥的老師,在原野上體會到生態之美,她嚐試將鳥類觀察帶進校園,讓學校裡的小學生,關心生活周遭的生態。於是,在台北市東湖國小內,一項非正式的生態課程正在展開,可愛的小學生們,開始認識校園裡的鳥朋友。

永光綠色會計

2003-11-03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染料工廠是危害環境的高污染來源。因此,如何防治染料製造過程所產生的污染,也一直是染料工廠的重大課題。四年前,永光化學導入了『環境成本會計』,讓一直隱藏在原料費、製造費,和維修費當中的環境成本無所遁形。

菊島‧生存的賭局

2003-10-27

咾咕石、天人菊、風是澎湖群島的特產,然而,這些特產卻無法成為澎湖人生存的依靠。為了求取生存,許多澎湖人將開放賭博,視為澎湖發展的出路,卻也有少數的澎湖人,迎著海風打造另一條生存之路。

水上協奏曲

2003-09-22

2003年6月底,我們的島「綠手指計畫」記錄了嘉義綠手指行動團營造角落美感,把大自然帶入生活的故事。在嘉義縣水上鄉,市嘉南十三號道路沿線,在日據時期種下的芒果樹,原本長達三公里。因為道路工程砍樹拓寬,如今只剩下176棵。

焚化集集

2003-08-18

正當SARS風暴席捲全台之際,南投縣集集鎮的觀光也受到衝擊,假日的集集火車站前少了往日熙來攘往的遊客,卻多了一張張抗議的旗幟──由集集地方團體正式發起的反焚化爐連署活動,再次點燃了焚化爐的戰火。

綠手指計劃

2003-06-30

在嘉義有一群人不甘心生活在水泥建造的城市裡,他們著手改造自己的住家,要讓大自然裡的水塘、綠意,進駐到每天的生活裡。種花、種樹、挖池塘,改造城市環境的[綠手指計劃],在嘉義地區的小角落蔓延開來。

建築節能策略

2003-06-30

蓋一棟建築物,只要能遮風避雨就好的時代,已經過去,新時代的建築物,不但要有舒適的室內環境,更要能節約能源。根據學者研究,建築物耗電的主要來源依序是空調、照明及動力。在夏季尖峰時段,光是空調用電,就佔了全國總用電的三分之一。低耗能的建築概念,正逐漸萌芽。

尋找新好住家

2003-06-16

什麼樣的房子,算是好房子?究竟,怎樣才能住得健康又環保?建商、居民、研究者,將各自帶你尋找,他們心目中的“新好住家”…

限塑的迷思

2003-04-14

在環保署限用塑膠類免洗餐具之後,一種由農業廢棄物蔗渣所製成,在使用後可以跟廚餘一起製作成堆肥,在三個月內完全分解的免洗餐具,也成為搶手貨。托限塑政策的福,這類對環境友善的商品得以廣被使用,只可惜,在廢棄物分類回收的機制尚未健全的前提下,蔗渣所製成的餐具,與混合使用中的紙餐具,同樣的步上塑膠餐具的後塵,混在一般垃圾中被丟棄。

生活中的毒物系列—廢燈管的明天

2003-03-17

我們最常使用的含有汞的生活用品,就是電池跟日光燈了。根據統計,台灣每年消耗九千多萬支日光燈,每個人一年報廢的日光燈管是3.8支,這些廢棄的燈管總共含有36公噸的汞,過去,這些龐大的廢棄物所產生的含汞物質,就這樣進入掩埋場焚化爐中,毒害我們的環境!

媽媽點菜成金

2003-03-17

里仁為美的媽媽們,創造社區價值的方法,靠的竟然是家裡的剩菜和垃圾。自從環保媽媽成功推動社區的廚餘和資源回收以後,社區的植栽株株都像打過蠟一樣地光亮,青蛙、綠繡眼、白頭翁都變成社區的常客,社區的環境變好,里仁為美也開始身價百倍……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