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相關報導

那些年,我們搭過的船|台灣的船艦博物館

2022-02-14

台灣是個海島,也有很多大河,在經濟生活與移民歷史,甚至國防安全上,應該有很多船艦的使用。現在,一些具有歷史價值的船艦,在各地港口被實體保存,而博物館也有復刻的舟船展示。

拚抗爭搞藝術的斜槓人生│熱血環境藝術家

2022-02-07

火花噴射,鐵雕藝術作品漸漸成形。高聲激呼,站上街頭為了環境抗爭。從拚抗爭、搞藝術到推廣農作,一個人要如何開展多身分的斜槓人生?

說不盡的蓪情草理|逐漸失傳的蓪草造紙工藝

2022-01-17

它可以呈現柔軟Q彈的體態,也可以呈現光滑輕薄的質地;它可以是土裡樸實無華的樹苗,也可以是案上雍容華貴的牡丹。到底是怎麼樣的植物,可以擁有如此多變的樣貌,並在這座島上生生不息?

為老屋,預約下一個五十年│不是古蹟的老建築找誰修

2022-01-10

一棟房子,就像一個人,會經歷生、老、病、死,有些房子得到妥善保存,有些則消失在時代洪流中。一棟老房子,是否只有被指定為古蹟,才值得保存?留下老房子,對社會、家族與個人,又有哪些意義?

隘寮社區的馬卡道追尋|找回失落的馬卡道文化

2021-12-20

屏東平原上,住著一群馬卡道族人,歷經顛沛歲月,漸漸失去身分認同。隨著夜祭舉辦以及社區發展,馬卡道族人開始走出新的未來。

守滬|傳統漁法的傳承

2021-12-13

下午時分,伴隨著退潮,桃園新屋的海邊開始熱鬧起來,舉著大螯的螃蟹出來覓食,周邊居民也趁這個時候,到潮間帶挖點海螺、抓點魚蝦;在海邊另一側,一群人也來到潮間帶,他們並不是來覓食,是為了來修築百年石滬。

遇見歲月修復師|刻劃歷史的傳承

2021-10-04

每一項歷史文物,都代表著不同時代的文化,註記著舊日歲月的容顏。但是因為老舊破損,或是開發來臨,歷史文物無法獲得保存,不斷消失,造成文化的重大損失。有一群人,像是歲月的修復師,不斷修復歷史文物,讓過去的歷史風華,延續在世代之中。

小島上的手作步道假期|來去東嶼坪

2021-09-27

「澎湖出名是風浪大,冬天若來就風飛沙,鹹水煙若吹上岸,園內的作物都種不活,石頭咾咕圍田園,圍得高高擋風沙,菜籽拿到圍仔內撒,冬天種菜才有得吃…」 在褒歌紀錄者、創作者呂坤翰的吟唱中,先民早年在澎湖群島的生活,歷歷如繪。呂坤翰1944年生於澎湖西嶼坪,是一座位於望安與七美之間的小島,它與鄰近的東嶼坪、東吉嶼、西吉嶼,合稱南方四島。出生在東嶼坪的朱美華,懷念地談起兒時幫忙家裡做生意的情景:「...

與子偕行|徐如林與布農的八通關之路 

2021-07-26

布農族是台灣登山界公認的登山好手,而花蓮縣卓溪鄉的布農族人,更曾是活躍在中央山脈以東,拉庫拉庫溪流域的主人。1930年代,日本政府有計畫的將他們集團移住平地,至今將近百年、耆老逐漸凋零,他們該如何找回在山上的文化?

二仁溪的煉金術師|那些深埋地底下的故事

2021-06-28

在台南高雄的界河,二仁溪出海口河岸邊,成功大學考古學所的學生施東佑和朋友們,又是測量、又是拍照,還往地下挖了一個坑,他們在做什麼呢?

在台灣遇見東南亞植物|跟著胖胖樹逛東協市場

2021-03-22

走進台北植物園,綠意盎然,樹木高聳,彷彿野地裡的森林。日治時期,這裡是台灣總督府殖產局附屬苗圃,1921年植物園成立,開始蒐集各地植物。現在已經蒐集了多達二千多種植物,其中有許多是來自東南亞國家的熱帶植物,像香料常見的薑科植物,或棕櫚科的扇椰子,都是來自東南亞的代表性植物。

尋找鎢鋼球│碧潭吊橋安穩搖擺的秘密

2021-03-15

新店溪,其實是台北盆地發展的重要源頭。怎麼說呢?開水圳灌溉、引水發電,都是從新店溪開始,甚至,台灣人自己設計、興建,可行汽車的第一座現代橋梁-碧潭吊橋,也在新店溪。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