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壩啟示錄

採訪/撰稿 陳佳利 張岱屏 林燕如
攝影 張光宗 葉鎮中 陳忠峰,剪輯 張光宗

沒有言語,大地的自然力,要回自己原來的模樣。山洪摧毀巴陵壩,河道回復原始的容貌,反撲的力量排山倒海而來,人該怎麼做?

2007年9月18日,韋帕颱風摧毀了石門水庫上游的巴陵壩,這是國內首座崩壞的大型攔砂壩。地震、洪水衝擊、水泥老化,多重因素導致潰壩。損毀的巴陵壩暫不復建,但這一垮,卻拖出不少問題。

石門水庫集水區共有122個攔砂壩,總蓄砂量3444萬立方公尺,主流河道上的三個大型攔砂壩,約攔下95%的砂石量。水利署表示,巴陵壩攔下的砂石,潰壩後隨著溪水往下推移了5公里,巴陵壩下游十二公里的榮華壩首當其衝,正嚴加監測。砂石下移,勢必沖蝕邊坡,水利署希望在汛期前能完成榮華壩與義興壩的結構加強。

30年前,巴陵壩的興建改變了大漢溪河床,因為壩體攔蓄土石而升高,潰壩之後,原本被攔阻的砂石開始往下移動,堆積到下游的河床,而上游的河床則遭到侵蝕,在河道的新平衡形成之前,恐怕得先面對災難。環保人士林長茂表示,穩坡消失以後,原有的砂石被帶走,兩邊的山會跟著崩。

來到巴陵壩上游不遠的巴陵大橋,橋基已經裸露,流水不停沖刷基腳,讓人不禁捏把冷汗。壩體沖毀,引發新的掏刷,然而當年建壩,衝擊更大。高達三十八公尺的巴陵壩,拉大河床落差,魚類無法回溯,生命的血脈被硬生生阻斷。

壩體改變了水文,流水衝擊原本不會被侵蝕的地方,日夜掏刷河岸,導致多處路基不穩,時常坍方。

附近的原住民聚落,在巴陵建壩之前就已經存在,但是基腳掏空,整個山坡向下滑動,淳樸的房屋成了危樓,居民不得不遷村,聚落如今已成廢墟。

不管建壩或潰壩,對當地都是災難,然而,建壩究竟值不值得呢?淤滿的攔砂壩,攔砂功能隨之停止,必須仰賴清淤,才能延長使用壽命。

榮華壩與義興壩都已經淤滿,榮華壩由於地形因素難以清淤,採用水力排砂,而義興壩則是每年清淤二十五萬立方公尺,一方面延續蓄砂功能,一方面將清淤的砂石透過公開招標,供應北臺灣營建材料的需求,所得中,百分之三十左右回饋到復興鄉,其餘的扣除成本後,用作維護水利建設的基金。清淤必須評估經濟效益,其實,集水區中的攔砂壩,大部分都無法清淤。

從水利的觀點,攔砂壩對水庫的蓄水量有重要貢獻。以大漢溪三座大型壩,攔蓄約3100萬立方公尺的砂石為例,如果沒有攔截在上游,有效容量就相對減少,石門水庫每年要蓄水5次,也就替石門水庫每年增加一億五千萬立方公尺,對整個桃園地區和板新地區的用水,影響相當大。

但是環保團體卻認為攔砂壩的存在,對石門水庫的濁度不一定有幫助。治水監督聯盟研究員黃修文表示,攔砂壩攔到的是推移質,影響水庫濁度的是懸浮質,而懸浮質是攔不到的。

由於爭議不斷,目前水利署不在主流河道興建大型攔砂壩,而是朝向低矮的防沙壩,從支流就開始防沙。

潰壩後,河道將慢慢回歸自然,只是大漢溪仍舊無法再現當年風華。攔砂壩有其水利功能,但是消耗的生態價值卻難以估算。

砂石來自集水區中的崩塌,除了自然崩塌,還有不當開發而引起的人為崩塌。然而再多的壩也攔不住集水區中的所有砂石。當砂石被攔著無法出海,還會引發海岸內蝕的另一個問題。唯有下游水利排沙,上游加強水土保持,才是水庫永續的基石。

側記

興建攔砂壩,是拯救水庫的必要之惡嗎?在溪流中建構起一連串的水泥結構體,為了用水需求而犧牲溪流的活力,到底我們失去的是什麼?什麼樣的工程是必要的工程?生態工法真的能讓土地喘息嗎?一連串的疑問,我們還在尋求解答。

集數
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