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嵙崁溪的憂傷

採訪/撰稿 林燕如
攝影/剪輯 陳志昌

以往寧靜的石門水庫湖區上,炮竹連連、熱鬧非凡。每年農曆二月初三,這裡都會舉辦媽祖遶境儀式,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然而許多人不知道,原來在這方碧綠湖水下,曾經有村莊和廟宇,而大嵙崁溪的憂傷,就是從石門水庫開始。

 這一條蜿蜒在綠色群山間的溪流,世居在此的泰雅族人稱它為大嵙坎溪,在行政地圖上,大家叫它大漢溪。對泰雅族人來說,大嵙崁溪不僅僅是地理名詞,更是孕育泰雅文化的起源。

千百年來泰雅族人隨著河流分布遷徙,在每個溪流交會的灘地,都有部落在此定居,早期各部落有流域管理的觀念,每一段流域就是當地部落的獵場,彼此互相尊重,不會侵犯到他人的流域,讓河流得以休養生息。



民國46年,政府為了供應新北市和桃園地區的用水,花費新台幣32億元興建石門水庫,淹沒了包含漢人和泰雅族卡拉社的聚落,共四百多戶住家三千多人被迫遷移。

卡拉社人初期被安置在大溪中庄,民國52年9月,葛樂禮颱風肆虐,淹沒他們的新家園,卡拉社人被遷到觀音大潭新村,不料又因為鎘米汙染事件,卡拉社人再度走上遷移之路,多次遷移,族人各自分散,卡拉社部落正式瓦解。對許多卡拉社人來說,萬萬沒有想到,蓋水庫不只是遠離家園,而是從此拔去了生長的根,也改變了泰雅族人和大嵙崁溪的關聯。

民國52年的葛樂禮颱風,光是九月十日就在大漢溪上游巴陵,降下1044毫米的驚人雨量,造成石門水庫集水區多處崩坍,讓民國53年才完工的石門水庫,54年的時候,淤砂量就已經達到1947萬立方公尺,足足比當年所預估的年淤砂量80萬立方公尺,多了24倍。

為了減少石門水庫的淤砂量,政府在民國五○年代起,在大漢溪主流興建義興壩、榮華壩和巴陵壩等三座大壩。截至目前為止,北區水資源局已經在集水區蓋了122座攔砂壩,要延長石門水庫的使用壽命。



但建壩對生態和環境,都會造成衝擊,鄰近壩體的部落居民認為,矗立在溪流的壩體改變了水文,導致沖刷當地部落的土地,像是靠近義興壩的義興部落,就曾經發生農地流失的狀況;而鄰近榮華壩的比亞外部落,也有同樣的情況發生,沿著大漢溪而建的台7線,在這裡變成一個凹字型,居民形容就像是雲霄飛車一樣。

比亞外部落所種植的五月桃、甜柿等農產品,都必須仰賴道路運輸,一旦道路坍方,部落就等於陷入困境。最讓居民擔心害怕的是,榮華壩一旦潰堤,將會對部落造成更大的傷害。居民的擔心不是沒有理由的,民國九十六年,韋帕颱風來襲,沖毀了壩高38公尺的巴陵壩,證明了大自然難以預料的力量。

巴陵壩潰堤之後,原本的攔砂量1047萬立方公尺,全都要仰賴榮華壩來吸納,於是北水局在榮華壩規劃了短中長期的計畫,要把榮華壩的壽命延長。但還是無法徹底解決石門水庫淤積的問題,水利署計畫在新竹縣尖石鄉興建高台水庫,提高蓄水量,也讓石門水庫有清淤的時機。但消息一傳出,立刻遭到泰雅族人強烈反彈,認為蓋水庫未必有經濟效益。當集水區的崩塌問題無法解決,蓋水庫並無法真正解決缺水問題,泰雅族人組織反高台水庫聯盟,堅決反對山林再度被開發。

民國93年艾利颱風過後,石門水庫淤砂量增加了2788萬立方公尺,民國95年政府擬定五年計畫『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特別條例』,編列特別預算250億元,今年即將到期,未來的整治還是關鍵時刻。如果還是繼續建壩,要如何才能讓山林、部落、用水安全、取得共識,都是要面對的課題。

一滴水看似平常,但每一滴水的背後,是山林的故事,為了取得清澈的水源,我們犧牲了山林、忽略溪流,改變了部落的未來,如果不去認真面對缺水的根源所在,徹底檢討水資源的管理分配,那麼,這一滴水的代價,也太昂貴了。

集數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