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百年牧場|留下台灣黃牛珍貴種原

採訪/撰稿 陳寧
攝影/剪輯 葉鎮中

強勁的落山風,長年吹拂著恆春半島,位在國境之南的墾丁牧場,是保存台灣黃牛珍貴種原的基地,也是台灣畜產研究百年歷史的開端。面對觀光發展帶來的開發壓力,這座百年牧場,如何在山海之間,守住生態農業的價值?

曳引機在籠仔埔草原上來回穿梭,趁著天氣晴朗,忙碌的收割牧草。這裡是墾丁最大的牧草生產區。早在1905年,日本專家就認定這裡適合發展畜牧業,為了選育能適應熱帶地區的役馬和役牛,替進軍南洋做準備,決定在恆春半島設立「恆春廳種畜場」,也就是畜產試驗所恆春分所的前身,一般習慣稱呼它「墾丁牧場」。

墾丁大草原  復興國產牧草  

在沒有農業機械的年代,占地超過一千公頃的牧場,從開墾、種植到採收、牛馬的飼養管理等,都需要大量勞力,牧場可說是當地居民重要的經濟來源。五十歲以上的墾丁居民,長輩幾乎都在牧場工作過,是在地人共同的生活記憶。

墾丁國家公園設立後,二十多年來觀光業蓬勃發展,台26線公路上出現熱鬧的墾丁大街,大街一旁的恆春分所,卻顯得神秘而陌生。其實,畜產研究工作並沒有停下腳步,只是隨著時空背景轉換,有了不同目標。

籠仔埔草原上,乾草打包機開過已經曬乾成金黃色的牧草,不用幾分鐘,就能把牧草做成牧草捲,讓牛羊即使在冬季,也有糧草可以享用。

畜產試驗所恆春分所分所長陳嘉昇,是牧草和青割玉米的育種專家,多年來一直推廣國產牧草的種植與應用。台灣氣候溼熱多雨,早年業界普遍認為國產牧草的品質,不如溫帶國家的進口牧草。經過數十年的育種與改良,台灣牧草的蛋白質含量,已經有所提升。如今台灣草食動物所食用的草料,自給率已經超過一半。

替台灣黃牛建族譜  保種保未來

打開公牛舍的閘門,恆春分所內的技工,把台灣黃牛的種公牛,從牛舍引導到作業欄,準備採集精液。種公牛體型龐大,從趕牛到採精作業,研究人員和技工必須全神貫注,否則很可能會受傷。

台灣本土黃牛,雖然肉質風味濃厚,抗病力佳,卻因為體型小、生長速度慢,漸漸被農民淘汰。為了保存快速流失的本土家禽與家畜品種,農委會從1987年開始推動國家級保種計畫,維持畜產動物種原的多樣性。恆春分所負責的,正是台灣黃牛的保種與相關試驗。

1989年,畜產試驗所恆春分所主任李光復,接手台灣黃牛保種計畫,近三十年,每天與牛為伍。他將民間收集而來的黃牛,進行血統純化,建立家族系譜,也將原本只有七十幾頭的黃牛族群,慢慢擴大到現在的兩百多頭。近年來,李光復除了嘗試將黃牛推廣給業者,也希望將現場作業經驗,傳承給年輕的研究人員。

草原美生態佳  開路規劃突來到

百年以來,維持低密度使用的廣大草原帶,不只有農業生產功能,同時也具有生態價值。長年關注墾丁生態的屏東環盟前理事長洪輝祥指出,墾丁國家公園的山坡地草原和森林的交界處,是兩棲與爬蟲類喜愛的環境。每年秋天,赤腹鷹、灰面鵟鷹過境墾丁時,這些地帶就會吸引猛禽夜棲。洪輝祥認為,保持完整的草原帶,才能保有物種的豐富度,這也是國家公園內,許多聚落發展生態旅遊的基礎。

然而在觀光業者眼中,這些位在精華地段、景觀優美的大片草原,卻有著不同的價值。近二十年來,包括恆春分所行政區,籠仔埔草原,大尖山下的大溪草原,都曾被選作BOT的開發用地。

挺過了幾次BOT開發風波,2018年,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完成轄內土地的第四次通盤檢討,繼續針對屬於一般管制區的墾丁大街區域,擬定細部計畫,提出了利用墾丁牧場來開闢外環道的構想。

依照現行法規,省道不能設攤營業,長年以來,相關單位始終沒有積極取締。墾管處提出草案,預計開闢一條二十米寬的外環道,這條路從夏都酒店開始,將恆春分所行政區切成前後兩半,再穿過福華飯店後山。恆春分所靠墾丁大街一側8.7公頃的試驗田區,墾管處則希望規劃為公園。

一旦現有的台26線改道,墾丁大街降級為縣道或鄉道,地方政府就可以設置自治條例加以管理,違法攤販得以解套,墾管處也認為可以藉此提升墾丁大街的觀光品質。

洪輝祥卻認為,墾丁國家公園內的道路密度已經過高,再多開一條路,將會使得棲地更加破碎化,威脅野生動物生存。

在台26線香蕉灣一帶,陸蟹媽媽在釋幼途中,遭到車輛路殺,族群因而大量消失,是道路破壞棲地的前車之鑑。

墾丁開路密度高  反映開發壓力

世界各地的國家公園,對道路密度皆有所規範,以一平方公里的面積內,道路不超過一公里為指標。墾丁國家公園內的道路和面積比,卻已經高達1.6倍。

墾丁大街的細部計畫,預計今年底完成,接著再送至營建署審查。墾管處表示,會持續與恆春分所溝通,民間團體憂心,就算擋住這條路,難保不會再有下一次的開發。

一條路,或許帶來一時的便利,卻也可能侵蝕國家公園最核心的保育價值。當各界仍在爭論,該如何挽回墾丁觀光人潮,還有一群人,希望守護墾丁最原始的自然風貌。

地點
集數
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