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年,漢人郁永河乘船來到淡水河,他沿河北上經過一道兩山夾峙的水門,眼前豁然開朗,竟是一片遠望無涯的大湖,當地人告訴他說,這裡原本是一片乾爽的草原,聚居了很多平埔族人。他所經過的水門是今天的關渡,而他所看見的大湖就是今天的台北盆地。
郁永河到台灣的任務是採集硫磺,他的好奇心還驅使他深入山區,親自探查硫穴所在的地方。郁永河歷盡艱辛完成使命之後,由於台灣北部地屬邊陲、管轄不易,硫磺又是有利可圖的商品,私採硫磺的行為防不勝防,清朝政府乾脆下令封礦,禁止採硫,同時也使陽明山區的開發比台北盆地延遲將近兩百年,然而這樣的延遲,並沒有使陽明山的自然生態免於遭受破壞。
當時大屯山區的坡地,因為漢人的開發而變得滿目瘡痍,日本政府接收台灣的時候,由於發現了這裡的溫泉,便開始了草山有史以來首次的計畫性建設,此外為期二十年的陽明山地區造林運動,是塑造今日陽明山森林植被景觀最大的人為因素,使原本荒蕪的坡地開始有了綠意,對水土保持有一定的貢獻,然而大量使用外來樹種,卻也影響了當地生態,造成後來的松材線蟲等病蟲害問題。除了人工林之外,日本人在這裡留下的賞櫻文化,更深深影響人們親近陽明山的方式,每年的陽明山花季就是這樣開始的,而且不只是遊憩方式,連日常的米食都可以看到日本經營陽明山後的痕跡。
從過去的火山堰塞湖到今天的阡陌沃野,竹子湖的變遷是滄海桑田的最佳例證,而當年郁永河乘船,沿著淡水河上行,經過關渡後看到的汪洋大澤,今天已經成為人口密集的台北盆地,環境正以我們想像不到的速度快速改變著。一不留神,好像又看到了變遷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