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溪的哀愁

記者 王晴玲

一條被稱為台灣中部「母親之河」的大甲溪,過去風景秀麗,溪水清澈。但今年連續幾個颱風下來,激烈沖刷的土石卻讓大甲溪完全變了樣。暴漲的溪水、大量堆積的砂石,加上沿線幾個部落嚴重的災情,大甲溪的變化令多年來靠著它維生的居民詫異,但這樣的變化不是一夕之間,而是多年來開發破壞積累的結果。

七二水災過後,開著車進入中橫台八線,沿途到處可見,怪手正在溪床上開挖,許多路段路基被掏空,甚至出現了河床與路面幾乎同高的景象,宛若水上行車。大甲溪畔的松鶴部落,幾乎成了空城,建在溪旁的度假小木屋僅剩殘破的遺骸,過去人們開墾時意氣風發立下的「高山低頭、河水改道」的大型標語,現在成了最大的諷刺。

台灣大學地質系教授陳宏宇感嘆地說「大甲溪受到的創傷,遠比我們想像的嚴重!這五十年來大甲溪的開發量驚人,其實大甲溪地質敏感度相當高,摺皺斷層非常的多,根本不適宜做這麼大量的開發。」

一條中橫公路卻輕易地把人們帶進深山,過去幾十年來,人們在大甲溪沿線開墾。住在谷關三十多年的居民白青山,在這次大水中眼看著不良於行的奶奶被沖走,房子家當付諸流水。大水過後,迫於現實他們還是在同一個地方搭起了紅磚,準備養鱒魚。

原地重建道盡居民靠水吃水的韌性,卻也可能成為另一個災害的源頭。

人與自然究竟該如何相處?對於大甲溪,過去人們上山開墾、蓋電廠發電、在溪床開採砂石,現在到溪底撿漂流木、上山觀光,大甲溪一直像個母親一般,任由他的子民在她身上予取予求。如今她已經百病纏身,面對這條母親之河,何時我們才能停止人為開發的思考,留給她一個休養生息的空間。

集數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