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關鍵字

回不了的家

2001-11-05

清水村位於傳聞中921大地震的爆炸點-國姓鄉九份二山的背山。村內雖然沒有人員傷亡,但是大部分的山坡都已經被震得鬆落,2000年一場春雨,鬆動土石開始往下滑動。其實地震後沒幾天,住屋與田地慢慢被走動的山坡撕裂開來,整個清水村的北面,幾乎都成為不堪居住的地方。告別家園,清水村民只得搬入組合屋,這個世代遷移不定的清水村12鄰的村民,又再度面臨遷移的命運。

逆流洄游

2001-10-22

阿里山鄉山美村,一個因為高山鯝魚保育而聞名的山地部落,結合高山鯝魚保育與社區營造發展觀光產業,最近,他們榮獲總統文化獎也更加肯定部落的努力。一般人看到的是山美發展部落觀光的光鮮亮麗,其實山美尚未完全做好迎接部落觀光的準備,在大量的遊客人潮下,所帶來的問題衝擊著部落的生態環境,生活品質和傳統文化...

白沙漁船小琉球

2001-10-15

小琉球總面積6.8平方公里,登記戶籍人口數有一萬多人,人口密度大約1470人/m²,是所有離島之冠。小琉球的海岸線長約12公里,沿岸大大小小人工港澳總共七個,平均不到兩公里就有一個人工港澳。小琉球漁業人口曾達100%,目前仍有70%的居民以漁為業。民國86年的台灣珊瑚礁生態總體檢中,小琉球附近海域的珊瑚破壞率最高,有50%到80%遭到破壞,到底是什麼破壞了上帝的物競天擇?

【看守台灣】東沙:失落的天堂

2001-09-17

海、藍天、白沙、珊瑚礁,是東沙島給人的第一印象,這座看似遺世孤立的淨土,自古以來卻是兵家必爭之地,時空轉移,這顆有如遺落在南中國海的珍珠,已漸漸褪去戰地的神秘色彩,由宣示主權、保衛疆土的標竿,向度假勝地前進。

尋找珊瑚礁

2001-07-09

小琉球曾經是觀光發達的海上樂園,但是隨著人工化腳步,觀光業也開始急速沒落。這個小島原來擁有相當豐富的海洋資源,並足以吸引遊客停駐,但是人工漁港的興建與海底珊瑚的盜採,卻讓最珍貴的珊瑚逐漸消失,同時也讓海底資源快速耗竭。在中山大學宋克義教授的帶領下,我們潛入小琉球附近海域,為珊瑚進行體檢。

綠島假期

2001-06-25

想要到綠島享受一趟悠閒假期,首先先要面對上千輛的機車陣、三、四千人擠在小島的尷尬景象,享受兜風快感的同時,車輪下卻有一群陸寄居蟹,試圖橫越萬般險阻,努力將幼蟹放入海中,觀光為綠島帶來經濟利益,也帶來環境危機

烽火燎原|各地反焚化爐的聲音四起

2001-05-07

1980年代起,台灣各地陸續爆發垃圾大戰。為了解決各地垃圾掩埋場飽和的問題,1992年,第一座大型垃圾焚化爐在內湖設立,從此台灣的垃圾從掩埋場時代進入焚化爐時代。

輪下風暴

2001-03-25

很多吉普車的朋友說,我今天走過的河床,其實魚會游泳、魚會閃避,我們壓不死魚。對於大魚來說確實壓不死,可是對於河床地的,棲地干擾的情況之下會影響到它的食物來源,甚至包括它孵育的場所。

搶救大坡池

2001-02-05

孕育出台東縣池上鄉豐饒大地的溼地--大坡池,因為大陂池風景區不當的開發工程,已完工的硬體建設尚未使用即下陷毀壞,溼地的生態嚴重破壞,美景不再,池上鄉民珍愛的大陂池正一步一步邁向死亡。

和平島的畢業秀|在地媽媽反對污水處理廠帶來的環境衝擊

2001-01-21

一群家住在和平島的媽媽們,參加解說員的訓練課程,她們的畢業秀就是要辦一個解說活動,為了籌備這個活動意外發現和平污水處理廠的興建可能破壞一個古蹟砲台,於是她們開始寫陳情書、辦活動。和平污水廠所在地要挖山填海,經過這群媽媽們的訪查,發現漁民對污水廠的興建也持反對立場,因為填海造成海水混濁,會影響漁獲。污水廠的設置是為了處理環境污染的工程,但是設置的地點與方式恰當嗎?面對民眾的反對聲浪,縣府的做法又是什麼?

觀光災情|草嶺村民將震災經歷包裝成旅遊賣點

2000-05-22

地震後再到草嶺觀光,除了滿滿的飯店招牌外,還多了幾處觀光景點的招牌--「大走山碼頭」、「遊湖看走山」、「921大走山」,當所有災民還在埋怨政府的救災政策時,草嶺村民早就拾起悲情做起地震的生意來了,甚至連地震當天的受難經驗也成了觀光說詞。

水的系列(一) -- 行到水窮處

1999-08-16

今年對台灣本島的島民來說,雨水似乎來得多了些。雨水不再是上天的恩賜,而是夢魘的開始。然而看在澎湖地區居民的眼裡,卻是一次又一次的羨慕與失望。根據統計今年澎湖地區到目前累積的雨量,只有往年的一半不到,而三個重要水庫的蓄水量已經不足以應付當地的用水。 為了維持水量的穩定,並為冬季的旱季做準備,自今年六月十三日起自來水公司協調台灣地區,以三天兩航次的頻率,從高雄運水到澎湖,供澎湖地區使用。然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