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新藻礁

採訪/撰稿 陳佳珣
攝影/剪輯 張光宗

曾經,桃園有27公里的藻礁地形,凹凹凸凸的孔隙,住著螃蟹、螺貝類、軟體動物、小魚小蝦....,是繽紛的生態大舞台。如今,在污水摧殘下,只剩下觀音、新屋三、四公里的藻礁,茍延殘喘存活著,觀新藻礁,需要你我關心…

桃園海岸以藻礁地形為主,直到1998年,學者才發現它的存在。藻礁的形成,蘊藏了地質、水文、與氣候的密碼,古石門溪沖刷而成的礫石灘,提供穩定的底質,海水帶點泥沙的水質條件,讓造礁速度快的珊瑚生長受到限制,珊瑚藻類反倒欣欣向榮。不過受到潮位影響,海水漲退潮間四公尺的潮差,是珊瑚藻的造礁極限,別小看它,它十年才長一公分,六、七千年才能成就這片地景。

葉斯桂帶領著永興社區河川巡守隊,守護家門口的這片海,一旦發現遊客不當的採集行為,立刻上前勸導、制止。但藻礁生態已經大不如前,污染是藻礁的致命傷,除了新屋溪的廢水,北邊的大園工業區、觀塘工業區、觀音工業區接踵設置,污水讓藻礁生態每況愈下,他們努力守護,卻效果有限。

春天是藻類的生長季節,潮間帶原本該像畫布般,塗上美麗色彩,從高潮線往外走,有綠色的石蓴、紫色的沙菜、再來就是紅色的珊瑚藻,如今卻因為泥沙覆蓋,藻類奄奄一息。特有生物研究中心劉靜榆博士指出,泥沙影響藻類生長,讓造礁速率變低,雖然沙菜跟石蓴不具造礁功能,但它是螃蟹、寄居蟹的重要食物來源,螃蟹長大釋放卵,會變成小魚的食物,它是食物鏈的底層,是生態系循環的要角。

泥沙除了來自海岸漂砂,也來自堤防底下,纍石堤防禁不起海浪掏刷,部分崩壞,堤底的回填土裸露。2011年,劉靜榆做了藻礁重金屬研究,發現這裡的鋯,數值飆到離譜程度,其他傳統重金屬,像銅、鋅,也同樣偏高。當地居民表示,當初堤防興建時,被偷埋了帶有惡臭的污泥,今年3月,環保署來採樣開挖,發現了粉紅色物質,以X光機檢測,出現爆表數據。

堤防後方的新屋溪,這年來因為被排放有毒廢水,導致部分紅樹林死亡,泥灘地上原本的招潮蟹、彈塗魚,都消失了。

桃園地區的河川有一個特性,水會下滲成伏流水到海岸再滲出,而新屋溪沿著堤防流動,有毒廢水不只下滲到地下,還把堤防裡的毒物帶出。劉靜榆認為,堤防應該拿掉,不然對藻礁將是永遠的影響。

污染、淤沙,讓藻礁生態走下坡,極為稀有的唐白鷺,是藻礁生態的指標物種,族群量從過去的300多隻,減少到個位數;靠海維生的漁民也是受害者,曾經,豐饒的海洋養育了無數家庭,年輕一代接手後,榮景不再,漁民無奈表示,現在污染太嚴重了。

污染,是藻礁惡化的關鍵,大潭電廠以南,觀音鄉和新屋鄉的藻礁,雖然狀況不佳,但相較於大潭電廠以北的,已經算幸運了,樹林和富林溪口的藻礁,更是慘烈,礁體被染成褐色,生態滅絕,無法想像一個沒有生命、完全死寂的海岸,所承受的污染有多麼沉重。桃園在地聯盟潘忠政表示,工廠常常偷排廢水,強酸把石頭都腐蝕了,藻礁怎麼可能存活!

潘忠政指出,觀音工業區污水處理廠排放的水,幾十年來都是褐色的,加上許多工廠會在半夜偷排。另外觀音工業區的地下水位,在海平面下50公尺,因為工廠會抽地下水稀釋放流水,給公家機關檢查,再讓未經處理的廢水從暗管走。

觀音工業區在民國72年設立,廠區內目前有340多家業者,把工業廢水交給由污水處理廠處理,之前操作的榮工公司,因污水處理設施的容量不足,偷埋暗管、長期排放未經處理的廢水,2011年被環保署重罰1.3億,榮工公司還提出申訴,2012年11月,工業局更換廠商操作,污水處理廠將近40歲的高齡,新接手的廠商,在維持污水廠運作的前提下,做了許多設備的更新與改善。

操作污水廠的上化公司廠長蔡呈祥指出,工業區有染整廢水,許多工廠使用界面活性劑,因此放流水會有顏色、泡泡,讓民眾有不好的感覺,以為污水廠一直持續污染,但其實是符合放流水標準的。環保局稽查科曾繁信表示,污水處理廠換人操作前那段時間,是榮工公司違法排放的高峰,新的廠商接手後,著手擴充處理設施,違法次數逐漸降低,最近放流水水質明顯好得多。

放流水符合環保法規,但離民眾的期待還有一段落差,潘忠政期待能設置生態池,才能保證溪流有復活的機會。上化公司蔡呈祥廠長表示,未來整建計畫已經納入生態池,等工業局審核後,若沒問題就會開始興建。

桃園是工業大縣,沿著海岸走的工業區接踵設置,許多工廠惡意偷排廢水,把海染成各種顏色,環保局稽查同仁組成貓頭鷹專案,十個人日夜輪班負責事業廢水的稽查。去年針對藻礁上游集污區的事業單位,總共稽查654次,告發180幾次,處分金額高達2300多萬,並且勒令7家情節重大的業者停工,反映在老街溪、小飯壢溪和新屋溪的水質,正逐步改善中,未來將擴編稽查單位的編制、提升戰力,多管齊下,希望讓河川水質越來越好。

桃園縣環保局稽查科長林立昌指出,未來將針對藻礁上游集污區的特定污染項目,加嚴放流水標準,做污染總量管制,並以科技化儀器監測,在污染發生時以最短時間趕上污染地點,做污染防治。

桃園27公里藻礁海岸,只剩下觀音、新屋一帶四公里多的藻礁,還存活著,但生態每況愈下。2007年,中油在藻礁區鋪設管線,直接把藻礁開腸剖肚,為了避免再有類似遺憾,在民間團體的努力下,2008年8月,政府根據文化資產保存法中的自然地景,把藻礁海岸暫時列為自然保留區,但之後就石沉大海。在民間團體一再催促下,公部門終於委託研究單位著手規劃,卻端出野生動物保護區的規劃案。

依據野保法劃設保護區,或是文資法劃為自然保留區,最大的差別,在於工廠偷排廢水污染藻礁的罰責,有所輕重。永興社區河川巡守隊葉斯桂表示,野保法有罰責,但刑責很輕,且效能不高,唯有文資法法規較嚴,才能嚇阻不肖廠商。

由於自然保留區的規範較嚴格,為了顧及在地民眾使用海岸的權益,縣府端出保護區方案,而關心藻礁的團體認為,可以在保護區範圍內劃設一小塊保留區,在公聽會裡經過一番爭執,規劃團隊同意兩案併陳。

棘手的污染問題難道真的無解?曾經被稱為台灣黑龍江的二仁溪,長期名列污染河川第一名,能從100%嚴重污染河段,降到剩下22%,是各界努力的成果。環檢警結盟是台南市首創,幕後推手台南社大理事長黃煥彰,帶領台南社大河川巡守隊,揭發各式各樣工廠偷排廢水的技倆。不過要遏止廠商違法行為,還是要靠環保局執法。過去他們對環保局不信任,常常訴諸媒體,在環檢警結盟的平台運作後,環保局和民間團體之間的不信任感,經過半年磨合,已經步入良性循環,通力合作解決各種環保問題。

黃煥彰表示,當初用了很多策略,第一是常常召開記者會給市長壓力,第二是向監察院檢舉,給環保局官員壓力,第三是跟地檢署檢察官合作,給民意代表壓力,讓民意代表無法介入關說,當大家都有壓力願意面對問題時,才是解決問題的契機。

桃園去年開始啟動環檢警結盟機制,但民間團體的參與還有待加強,守護河川若沒有民眾投入,環保局20幾個稽查人力,如何面對3000多家事業廢水。桃園在地聯盟對於檢舉工廠違法偷排一事,已經放棄。

藻礁在生死邊緣掙扎,全台關心的民眾不少,雨水也無法澆熄他們為藻礁發聲的心,珍愛藻礁健行活動仍然有近千人力挺。荒野保護協會桃園分會長張演祺表示,藻礁是自然資產,如果在我們這代完全毀掉,對後代子孫是很大的損失。

即使環境惡劣,粉紅色的珊瑚藻還是展現生命韌性,在惡劣的環境下繁衍。再現過去繽紛海岸不是遙遠的夢想,只要我們願意共同面對問題,藻礁就會有希望。

集數
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