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崙污染這些年

採訪/撰稿 李慧宜
攝影/剪輯 葉鎮中

藍灰色的油漆、乳白色的牆壁,一股淡淡的檜木香氣,彷彿時間在這裡,留下不少祕密。但位於車站旁的頭崙村,氣氛卻有些詭異。空氣中,有一絲異味,水圳裡,沈積著污濁的黑泥,這些年來,污染在農村的生活中,漸漸擴大…

廣東食品,是一家有六十年歷史的老字號,專門生產以黃豆為主的加工食品,跟頭崙村民當鄰居,也有一甲子的時間。不過這些年來,住在附近的人,是越來越不能忍受了!這是因為,蒸煮黃豆需要燃料,大量燃燒就會產生廢氣。居民陳煥彩說,十多年前,食品廠開始使用燃料油後,燃燒時隨著煙塵排放出來的粉末,就會像煤渣,一點一點的飄在曬在外面的衣服上。

後來因為居民強烈反彈,廣東食品在四年多前,開始停止使用燃料油,改為燃燒木材。現在廠房外堆積如山的,就是做為燃料的廢棄建材。不過,居民現在怕的,是氣壓較低又起風的天氣,因為工廠內的廢氣,會直接撲向民宅。

這麼多年來,檳榔花的香味不見了,檳榔樹的結果率,也比其他地方少一半,連灌溉用水,都被影響。跟著居民的指引,的確可以清楚看到,食品廠周遭的水圳或溝渠,幾乎無一倖免。水中不是漂著乳白色的懸浮物,就是經過陽光曝曬發酵變色、味道微酸的黑垢與底泥。

民國98年起,廣東食品開始被居民檢舉。今年,檢舉量最密集,高達13件。 屏東縣環保局稽查科科長余東壁進一步說明,到目前為止,環保局針對空氣污染與污水排放等事項,各發現了三次明確違規事證,已經依法開罰,並要求限期改善。

廣東食品發跡之初,是第一代以手工製作、廚房當廠房的生產方式。四十多年前,第二代黎耿豪接下家業,才開始擴大生產,以機械代替人工,目前,廠房面積約有六百坪,可同時處理蒸煮、磨豆、切割、染色等工作。

為了要讓食品上市,廣東食品早已擁有商業登記,可是廠房部分,卻遲遲無法完成工廠登記,這是因為廠房所在地,是非都市計畫區的甲種建地,不能拿來做工廠使用。所以如果廣東食品想繼續營運或擴大規模,必須處理的,絕對不是只有污染問題。

廣東食品並非只是個案,在台灣各地的農村中,不時可以發現類似情況,這些工廠,屬於傳統產業,歷史悠久、代代相傳,對農村生活或生產的影響,有如溫水煮青蛙。

廣東食品對面住家的對聯上寫著「雲影淡、露華濃」,想必先人期盼的生活,應是空氣清新、晨露淨爽。不過高聳的煙囪、日夜排放的廢水,卻使農村生活日益變調。對現在的頭崙村民來說,要回到半世紀前青山綠水的平凡生活,竟然已是一份奢求。

集數
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