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是山區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由於受到工人階級的歡迎,利潤也高,因此被稱為綠色黃金。嘉義縣中埔鄉成為全台灣產量最大的鄉鎮,之後農民陸續至南投、台東、花蓮、苗栗、台北、宜蘭開發種植檳榔。檳榔栽種面積從1986年的一萬一千多公頃,增加至目前的六萬五千多公頃,占台灣總耕地面積的7%左右,是目前僅次於水稻的第二大農作物。
台灣每年有285萬人吃掉950億元的檳榔,曾經龐大的消費市場創造了高額利潤,檳榔成了農民的最愛,目前雖然因為生產過盛,收益不如從前,但是在嘉義與南投的山區,一望無際的檳榔園在幾次颱風豪雨的土石流災害後,檳榔成了千夫所指破壞水土保持的禍首。
1994年,台灣大學森林學系教授陳信雄在一次水資源研討會上,發表「檳榔亡國論」,此舉引發學界的質疑及來自檳榔產地的抗議。陳信雄提出,檳榔造成嚴重的風化以及地下水位的持續下降,再者檳榔與森林林相完全不同,一般森林林相分有高低的灌木、喬木,不同高度的樹種,能維護溫度、地表水分,但是檳榔是一個單層林相,除了容易產生病蟲害之外,地力快速衰退,也使得其他草類無法生長。
然而,砍掉檳榔樹並不能立刻解決問題,間作或混農林變成了另一種可能。為了加強取締山坡地違規種植檳榔,同時輔導農民將檳榔園改為造林或間作造林,2000年11月,農委會公告《山坡地超限利用種植檳榔土地輔導實施造林計畫》,每公頃53萬元,為期20年,卻遭到民意反彈,認為政府的政策與人民在生存與生計上的認知,仍有相當大的差距。
一般認為,檳榔種植在平地上影響較小,反而是種在山坡地上危害最大。為了確認檳榔是否為摧毀台灣山林的罪魁禍首,屏東科技大學七年前開始在一般山坡地上模擬種植檳榔的過程,測量檳榔與其他作物對土壤的沖蝕。水土保持系教授吳嘉俊根據七年觀測說明,一公頃的土地完全裸露一年,所沖下來的土壤將是294噸,約是三公分的表土,得再經過三十年的風化作用才能累積回來。但是人類為了生活是不會停止開墾的,政府若能協助農民轉作其他高價值經濟作物,慢慢地檳榔也將自然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