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的春天 

撰稿 劉楷南
攝影 柯金源 蘇志宗

清晨的新北市貢寮澳底海邊,身材壯碩,面容黝黑的年輕漁民吳進榮和往常一樣,整理著漁具,準備出海捕魚。對他來說,漁場的環境已經起了變化,最大變化是,海洋裡的珊瑚相繼死亡,而魚群日漸稀少。

台灣東北角的小漁村─澳底,世代居民多半以討海為生。四十五歲的吳進榮承襲祖父的衣缽,也成了討海人,對他來說,漁場的環境已經起了變化,最大變化的是海洋裡的珊瑚相繼死亡,而魚群日漸稀少。他所看到的,正是目前台灣海域珊瑚命運的寫照。

五彩絢爛的珊瑚,是生命力極為旺盛的動物,但如果生存環境受到侵害,與牠共生的共生藻便會離開宿主,而使珊瑚褪色泛白,所以白色是珊瑚死亡的預告。而在1984年,潛水教練蔡永春於墾丁南灣發現珊瑚因核三廠的熱排放而白化。他指出,由於泥沙沉積海底,蓋住珊瑚,使得珊瑚不能呼吸而白化,嚴重者甚而死亡。

珊瑚對海洋環境的貢獻十分多元,對全球氣候的穩定也有不可抹滅的功能,然而白化卻是殘酷的事實。而為了搶救瀕臨死亡的珊瑚,民間保育團體珊瑚礁學會透過責任分區的方式,由會員在全台各地海域,展開珊瑚白化的大規模調查。

對台灣的珍寶─珊瑚的未來感到憂心的珊瑚礁學會理事長方力行說:「珊瑚白化,是自然加上人禍的結果,在沒有人類以前,珊瑚面對各種變化仍能活下來,但被人類破壞之後,如從前的福爾摩沙變成今天樣子。我們應面對錯誤,尋求解決之道,虛心面對大自然,試著把侵占的地方,還給大自然。」

集數
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