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櫥窗內,這些全都是寶石珊瑚,也就是這次爭議的主角。牠們生長在一百公尺以下的海洋裡,因為一般人們的潛水活動,大多只能潛到40公尺左右,因此我們很難在海底見到牠們的原始面貌。
早在十八世紀,人類就開始利用寶石珊瑚做成項鍊、珠寶等飾品,一直到了今天,還是有很多人認為佩帶寶石珊瑚是一種身分與財富的象徵,而不論中外,珊瑚在宗教上也具有避邪的效果。
台灣開採寶石珊瑚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日據時期,當時日人在無意間發現台灣也有生長寶石珊瑚,於是組織船隊進行開採,也開啟了台灣捕撈寶石珊瑚的先端。
1970年代左右,是臺灣珊瑚漁業的全盛時期,當時全球市面上所販賣的寶石珊瑚,有80%都是由臺灣出口的,因此臺灣也被稱為珊瑚王國。但是在無限制的大肆捕撈跟劃定經濟海域之後,寶石珊瑚的產量,在1990年代逐漸走下坡,南方澳的盛景不再,如今只看到零星的幾面店家招牌,還留有珊瑚的字樣。
根據漁業署的資料,2008年全台灣僅剩下3艘合法的珊瑚漁船,如果漁業署不續發執照的話,年底前,合法的珊瑚漁業將走入歷史。但漁業署卻在5月份,重新開放96艘漁船申請珊瑚開採的執照,連帶地讓珊瑚漁船管理的問題浮上檯面。
原來,雖然政府在1983年以後,就沒有核發珊瑚漁業的執照,但是實際上仍然有大約100艘的漁船,一直在違規捕撈寶石珊瑚。漁業署計畫開放執照後,可以讓違規的漁船納入正規管理。在管理辦法中並規定作業區域只能在12海哩外,劃設的五個漁區;限制每艘船最多只能出口120公斤,認為透過這些規範,就能夠把珊瑚漁船導入有效管控。但是,這些管理措施,學術界與保育團體都還是抱持著懷疑的態度,認為以往都沒有善盡管理之責,現在開放這麼多艘家後,是否真能達到嚴格管理的成績?再加上又缺乏資源量的調查,如何能確定這樣的數字是合理的。
陽光無法進駐的深海,是一片神秘未知的領域,由於台灣缺乏專業的儀器和設備,所以對於寶石珊瑚的研究幾乎等於零,就連漁民捕撈寶石珊瑚,都是憑藉著世代傳承的經驗。為了減少採捕時對海洋環境的傷害,又能顧全漁民生計,學者提出可用其他漁法的建議,來取代傳統的捕撈方式,像是利用機器手臂或是無人載具等等,就能減少對其他周邊環境的傷害。漁民和珊瑚加工業者,其實也都清楚感受到,寶石珊瑚的數量跟品質都在衰退中;但和產量恰恰相反的是,珊瑚價格逐年攀升,漁業署的漁業年報裡可以看出,2006年珊瑚一公斤大約五千多元,一年後則上漲到六千多元。
寶石珊瑚的經濟價值高,自然會有採集的壓力,甚至資源枯竭,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每個人都試圖在保育與經濟之間找出平衡點來解決問題。中國政府在2008年7月1日將寶石珊瑚中的紅珊瑚,列為華盛頓公約附錄三的名單,紅珊瑚想要出口到中國,就得附上產地出口許可證。
未來寶石珊瑚產業要永續,就必須透明化、更細緻的管理,不但漁民可從中獲利,海洋生態也能休養生息,面對自然資源的使用,分寸的拿捏就像走在高空繩索上,必須要小心謹慎。
面對各方不同的意見,漁業署在今年九月四日召開珊瑚漁船作業許可的審查會議,希望透過產、官、學三方代表來審慎核發執照。
開放寶石珊瑚執照的種種爭議,讓捕撈寶石珊瑚的行業再度喚起人們的注意,這個曾經盛極一時的產業,為台灣的經濟發展貢獻不少心力,不過隨著時空背景的變換,保育的觀念逐漸受到重視,如果沒有妥善的規畫,未來面臨過度開採的時候,再猛然回頭,這曾經美麗的珊瑚王國,就真的是走入歷史了。
側記
寶石珊瑚的問題表面來看或許只是保育跟經濟的衝突,漁民希望繼續合法摘採寶石珊瑚,保育團體雖然同意可以適度的使用自然資源,但最終還是希望停止摘採行為,讓海洋保有自然空間,政府則希望納入有效管理以避免國際制裁,事情發展到最後,大家或許會找出彼此的妥協方式出來,但是更深的問題是台灣漁業所面臨的困境,在經濟海域劃設後,國際之間海域糾紛時有所聞,漁民為了討海吃飯還是得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而不完善的漁業政策,更讓漁民不知道下一步該怎樣做,只能固守自己現有的資源,三代都在從事寶石珊瑚業的伍文章說:『台灣現在船長的平均年齡超過五十五歲,現在年輕人還有誰要上船?』,看不到傳承的下一代在哪裡?漁業經營產生斷層,許多出海的船員都是大陸漁工,但這又何嘗只是漁業的問題呢?我們的農業也面臨同樣的問題,看起來傳統產業似乎逐漸走向落日,可是我們真要撤守,走向一切仰賴進口的路嗎?政府是否能好好檢視我們的傳統產業,替他們找出一條出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