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來,學術界對於地震的研究,也因為九二一,開啟了一個新境界。九二一大地震導致車籠埔斷層錯動碎裂,造成了嚴重的災情,地表扭曲、房屋倒塌,石岡大壩也因為斷層穿過而斷裂潰堤。中央大學地球物理所的研究團隊分析,車籠埔斷層在北段的豐原到大坑之間,地表破裂達8公尺,地下破裂更嚴重 可能高達14公尺。巨大的錯動世界罕見,引起國際學界的重視。一項名為TCDP「台灣車籠埔斷層深井鑽探計畫」在台中大坑展開。開挖深井,向下鑽探兩公里,直接取出斷層帶的岩心。
對於地層的鑽探,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更多地層活動的狀況,但是地震是很難預防的天災,加強建物的防震能力,或許是人類在當中比較能夠使力的部分。由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導的建築物耐震實驗,在口湖國小即將改建的校舍,利用千斤頂施力,模擬地震的壓力,希望比較出各種不同的建物補強法的耐震能力優異。
採訪多位學者專家,在他們對於自己的地震研究侃侃而談時,我在他們眼中看到了光芒,這是一種因為理想與熱情而散發出來的自信風采。他們的研究或許與一般民眾直接關聯性不高,但我們對於地震的了解與防震的知識,都得感謝這些背後默默努力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