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利

爆紅的滋味,海空步道與芳苑濕地

2021-10-11

「連假的時候超恐怖的,我從小到大沒看過這麼多人。」海空步道帶來的人潮,讓彰化縣芳苑鄉居民林先生大開眼界。這條通往紅樹林的步道,將把芳苑帶向怎樣的未來?

禁餵剩食防豬瘟?|對養豬產業的衝擊 

2021-09-27

9月1日起,為了防堵非洲豬瘟病毒擴散,農委會規定剩食不能餵豬。台灣剩食每天約兩千噸,當中有六成是熟廚餘,原本是運往養豬場,不能進豬場的剩食,要改去哪裡?邊境防守、境內防疫與剩食去化,是否能因為這場危機,找出更好的運作模式呢?

留沙|七股潟湖延壽記

2021-08-30

二十多年前,台南七股潟湖躲過濱南工業區開發,保住原本的養蚵產業,也發展起生態旅遊。然而潟湖的沙洲往內陸移動,導致淤積,潟湖面積逐漸縮小。想保護潟湖,首先要保護沙洲,想保護沙洲,最大的挑戰,是怎麼把沙留住。

從種子到森林|海岸造林新思維

2021-08-02

台灣的低海拔森林,從海邊到淺山,因為開發,消失了很多,怎樣找回曾有的森林?也許就從一顆種子開始。

大風機進庄頭|居民與風機的安全距離

2021-08-02

西部海濱,在地人口中風頭水尾的地方,因為風大,居住人口少,也因為風大,成為設置陸域風機的目標。當濱海第一排已經蓋滿,150公尺高的大型風機準備往村莊裡頭蓋。風機越向內陸挺進,與居民的衝突越多,陸域風機的發展,出了什麼差錯?

聰明種 ! 對的地方,對的樹

2021-06-26

想在都會區種樹,哪裡可以種?要種什麼樹?種了之後誰照顧?一個民間發起的社群「好植地」想要找答案。找地、算樹,宅在家就可以幫忙種樹嗎?打開電腦,除了上網、追劇,還能做什麼?

水庫回春?|再多裝一點水

2021-06-07

旱象嚴峻,重要水庫的蓄水量越來越少。 去年(2020)沒有颱風,今年(2021)梅雨遲到,水庫見底,除了等待降雨,也要把握機會清淤。台灣地狹人稠,要再蓋新水庫很困難,如何讓現有水庫用久一點,雨季時能多裝一點水?

【缺水乾旱】科技造水,解企業渴|乾旱時的救命水 發展再生水

2021-04-26

「台灣不缺水,但是易缺水。一年900億噸的雨量,有80%下在五到十月之間。」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說。當工業用再生水技術越來越成熟,這項新興水資源,如何化身城市小水庫,在乾旱時,成為產業救命水?

缺水下的緊急應變|尋求多元水源

2021-04-07

三月的雨水沒有帶來足夠的雨水,讓這場從2020年春季開始的這場乾旱,水情持續嚴峻,今年4月6日起,台中、苗栗、北彰化等部分地區啟動供5停2的供水措施,氣象局預估三四月的春雨在正常跟偏少之間,面對越來越渴的台灣,我們該怎麼辦呢?

百年大計 | 國產材進行式

2021-04-05

很多事情都是從森林開始的。人類漫長的演化過程,採集、蓋房子、做工具,需要森林,也需要木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