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利

從種子到森林|海岸造林新思維

2021-08-02

台灣的低海拔森林,從海邊到淺山,因為開發,消失了很多,怎樣找回曾有的森林?也許就從一顆種子開始。

大風機進庄頭|居民與風機的安全距離

2021-08-02

西部海濱,在地人口中風頭水尾的地方,因為風大,居住人口少,也因為風大,成為設置陸域風機的目標。當濱海第一排已經蓋滿,150公尺高的大型風機準備往村莊裡頭蓋。風機越向內陸挺進,與居民的衝突越多,陸域風機的發展,出了什麼差錯?

聰明種 ! 對的地方,對的樹

2021-06-26

想在都會區種樹,哪裡可以種?要種什麼樹?種了之後誰照顧?一個民間發起的社群「好植地」想要找答案。找地、算樹,宅在家就可以幫忙種樹嗎?打開電腦,除了上網、追劇,還能做什麼?

百年大計-國產材進行式

2021-04-05

很多事情都是從森林開始的。人類漫長的演化過程,採集、蓋房子、做工具,需要森林,也需要木材。

向海要地 改建協和電廠|填海造陸興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

2021-02-01

三根大煙囪,五座儲油槽,全台唯一燃燒重油的協和發電廠,與外木山的漁民,相鄰四十多年。因應能源政策,協和電廠將轉型為天然氣發電廠,這項轉變備受期待,但是必須搭配18.6公頃的填海造陸,興建兩座液化天然氣LNG的儲氣槽,做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讓漁民與關心海洋的人,心理壓力很大。

誤植的代價:種下紅樹林之後

2021-01-11

種樹是好事,如果種錯地方呢?為何原本生長在河口的紅樹林,會被人為移植到泥灘濕地,演變成生態悲劇?想復原,代價有多高?

蜂侶:工業區裡也可以養蜂?蜜蜂如何成為生活好伴侶

2020-11-23

出生在養蜂世家的李漢章,是一位製造業的企業家,他的工廠就設在新北產業園區,園區的環境好不好,他很關心,從小熟悉的蜜蜂,是他檢驗環境的最佳指標。他把蜂箱擺在工業區的污水處理廠中,這裡同時也是一個通過認證的環境教育場域。

【捕蜂捉蛇】避其「蜂」芒:你害怕虎頭蜂嗎?

2020-11-23

孫子兵法裡曾經提到「善用兵者,避其銳氣。」「勿擊堂堂之陣。」當對方實力堅強、鬥志高昂,自己卻力量微薄時,能避則避,避不開則退。那遇到虎頭蜂的時候呢?

顧好每座橋(上)|從金門大橋、淡江大橋看橋梁工程的挑戰

2019-12-30

想跨越山谷、河川甚至大海,我們需要橋梁。橋梁,是力的均衡、美的展現,每座橋梁都是眾人共同努力的心血結晶。它們和人一樣,撐久了會疲勞,負荷太重會受傷,會發生意外,也會老化、會衰敗。台灣大學土木系名譽教授陳振川呼籲,把橋梁當作長輩、親人,好好照顧它。

顧好每座橋(下)|從高屏溪橋、蘇澳白米橋看橋梁健康要如何把關?

2019-12-30

高屏溪橋透過鋼纜裝設感測  時時掌握橋梁健康狀態 為了拉大跨距,近幾年的新建橋梁多採用鋼索橋的特殊形式,鋼纜關係到整座橋梁力學系統的穩定性,防鏽更是重要。以高屏溪橋為例,每束鋼纜都有五道防護措施。高屏溪橋總共有60根鋼纜,層層防護真的有效嗎?想知道答案,得靠上面的感測器,收集肉眼看不出來的訊息。不只鋼纜,整座橋都能透過感測器進行監測,驗證橋梁的情況與當初設計是否相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