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竹子湖,花團錦簇,許多遊客慕名而來。十年前,因為批發價格不好,花田主人曹永成是第一個轉型休閒觀光的花農。十年後,這裡有十六種不同的繡球花,三十多年前種的元老繡球花還在綻放。當年那位帶頭轉型的農民,如今依然勇於接受挑戰,答應女兒參與一場高難度的試驗計畫。
這場試驗起因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的環境友善產業夥伴計畫。副處長張順發表示,優先選擇竹子湖地區,因為這裡有二級保育類物種-赤腹游蛇。
花要美,遊客才喜愛,要讓花開的美,農民會使用農藥與化肥。對於水土和生物也帶來傷害,農業與保育的矛盾怎麼化解?
陽管處邀請曾經在太魯閣與玉山國家公園成功協助農民轉作有機的慈心基金會來幫忙。執行長蘇慕容說,「食用的農作物稍微有一點蟲害,消費者還可以接受,如果花卉有病蟲害,可能整季觀光收入都會影響,挑戰非常高,剛開始也不期待全部轉有機,以安全用藥、減藥的模式來試看看。」
根據台北市產發局資料,竹子湖的海芋栽種面積10公頃,繡球花7公頃,目前整個竹子湖有二十多戶農友,只有兩戶願意參與試驗,除了經營繡球花的曹永成,盧志明則是海芋與繡球花都有,試驗田面積加起來約0.086公頃。
花卉怕病也怕蟲,紅蜘蛛、薊馬、蚜蟲、蟎類、椿象都會來,慣行作法要處理不同的病害或蟲害,就必須使用不同的藥。慈心基金會專員觀察到農友的用藥習慣,發現有時候不一定能對症下藥,就像頭痛卻吃胃藥,因此他們為參與試驗的農友設計一對一的田間綜合防治計畫,以微生物製劑(豆粉、糖蜜、發酵菌製成的有機液肥),來強化植株的健康,提高抵抗力。
加入試驗的第一年,盧志明的海芋還在適應,花況不夠理想,今年進入第二年,完全使用天然資材,沒有用化肥與農藥。雖然有機液肥當中的氮肥較少,海芋葉面稍微偏黃,但花朵的數量、形狀,都與慣行農法不相上下。
躲在海芋之間的鴨舌草,證明環境改善了,來訪的動物也明顯變多。赤腹游蛇、台北樹蛙、中國樹蟾、腹斑蛙、還有蝙蝠
相較於海芋,繡球花的病害與蟲害問題更複雜,曹永成的試驗田區,去年遇上棘手的紅蜘蛛,花況不好。今年五月氣溫比往常低,沒有嚴重蟲害,花朵順利綻放。慈心基金會專員陳浩宇表示,去年的減藥比例達到75%,今年還沒有用到半次農藥,實驗組跟對照組比起來,花況沒有相差很大。
努力兩年多,有一些好現象,也有極待解決的難題。隨著氣溫升高,慈心基金會專員發現,有椿象來吸食繡球花,該用什麼方法來因應,他們與中興大學、桃園改良場的專家商討。
兩位打前鋒的花農,希望各項疑難雜症都能找出應對之法,證實天然資材是可行的,接下來才能推動整個竹子湖轉向友善耕作。不但對當地的環境有利,也能改善大台北地區的飲用水。因為大台北的飲用水,有些來自陽明山國家公園範圍。
海芋的花語是潔淨,繡球花的花語是希望,這場花田試驗正為竹子湖帶來微小而又重要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