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在山間|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農業轉型

採訪/撰稿 陳佳利
攝影/剪輯 陳忠峰

長期以來,山上的慣行農耕造成環境維護的難題,三年前,慈心基金會與國家公園合作,嘗試把有機理念帶上山,希望農耕方式回到最初,有機革命,正在山間悄悄發展…

群山之間,坐落著太魯閣境內唯一的小學-西寶國小,綠建築的校舍沒有圍牆,與森林一起呼吸。這裡不僅環境自然,學生的餐點也很環保,透過最短的食物里程,享受健康的有機蔬菜。餐廳裡飄著甘甜菜香,小朋友咀嚼著當地農民善待環境的心意。

位在立霧溪旁,海拔915公尺高的西寶,在中橫闢建期間,為了供應開路人新鮮蔬菜而建立了農場,五十年代,部分開路人就在這裡落地生根。

現在的西寶,只有五戶人家,原本都以慣行農業維生。直到三年前,太魯閣國家公園邀請慈心基金會前來輔導,一切開始不同。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表示,國家公園境內有很多居民從事現代農耕,國家公園的立場是希望保護環境,因而就會希望農民轉型,用沒有藥劑的方式來耕種。

花蓮縣秀林鄉西寶聚落農民張榮文說,慈心來輔導,安排很多課程,農民對轉作有機的疑慮才慢慢消除,剛開始撥一小部分來種,結果滿成功的,第二年就開始擴大。

然而今年情況並不順利。張榮文的青椒就遇上蟎害,產量不如預期。另外,國家公園環境好,野生動物自然不少,張榮文除了面對病蟲害,還得與獼猴鬥智。他種的水蜜桃,八年下來,連一顆都沒採到,全都被猴子採收了。

一部分給動物,一部分給病蟲害,剩下的才是收成,張榮文把農地劃分了好幾個區塊,透過縝密的排程,一方面分散風險,一方面也能有不同作物產出,以此來維持收入。

「你們進來沒有農藥味對不對?呼吸就感到很甜。」目前西寶聚落轉種有機的農民中,張秀杏的種植面積最大,有1.5公頃。西寶聚落左邊的緩坡,張秀杏與鄰居的農田加起來,大約有七公頃,通過慈心的有機認證。隔著屋舍與道路,另一邊的緩坡上,還維持慣行農法,礙於收入,目前沒有轉作有機。張秀杏說,有些人地是租的,租金昂貴,要全部改有機會有困難,希望看到有機的成果後,他們能慢慢改變,將來西寶就能成為一座有機村。

在西寶,有機村的夢想滋長著,在中央山脈另一頭,布農青年Avaly正在挑戰高難度的有機牛蕃茄。

五年前,Avaly從父親手中接下這片蕃茄園,他沒有延續父親的慣行種法,而是嘗試無毒耕種,今年正式改作有機,也順利通過了慈心驗證。蕃茄園裡處處巧思,他直接在土壤包裝上打洞種植,省下了除草的功夫,也能避免病害互相傳染。

「作有機心態要回到最初,要轉換心情,能長多少我就收多少。」Avaly運用的是現代工具,轉為有機,實踐的是布農族人順應自然的智慧。目前東埔只有三戶農民從事有機,Avaly走在最前頭,他知道在有限的土地上,有機農業是永續經營的基礎,居民與國家公園之間,也因此產生了對話。「以前玉管處跟部落沒有互動,這次透過農業,應該是新的方向。」

透過有機農業,居民與國家公園之間的關係,改變了,因為轉型,農民與土地,也更健康了,今年,位在太魯閣的洛韶也加入有機行列,年底,玉管處也將輔導梅山部落,要讓農業與大自然更融合,在山間,善待環境的新勢力正在蔓延。

集數
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