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利

再現將軍府:花蓮港至美崙溪口,臨港線最核心的日式宿舍群

2020-11-02

在時代洪流中,保存歷史聚落群,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位在花蓮縣花蓮市,1936年興建的將軍府日式宿舍群,屬於國防部資產,一度面臨拆除蓋飯店的危機,當地文史工作者極力爭取保留,在2005年公告為歷史建築,幸運的是,2020年獲得了修復的機會。    

斗六風雨籃球場:常民生活需求與百年城區景觀維護的兩難

2020-11-02

當公共設施老舊,那就需要翻修,如果翻修會影響到整體景觀與歷史保存呢?位在雲林縣斗六市籽公園裡的籃球場,因為緊鄰1927年興建的行啟紀念館,而陷入爭議,設施更新與歷史空間維護,有沒有兩全其美的可能?  

瓦礫冒險家|特搜人員是怎麼訓練的?

2020-09-28

萬一受困,這會是你最渴望的。穿著顏色鮮明的服裝,為了拯救生命,他們拿自己的命來拚,危急時刻,他們是瓦礫間的亮點,是受困者的希望。  

台灣如何培訓搜救犬?|關鍵救命時刻的好幫手|赤腳英雄養成記

2020-09-21

九二一地震發生的時候,台灣沒有搜救犬,這場地震,讓政府意識到搜救犬的重要,目前消防署與八個地方縣市都建立了搜救犬隊,通過國際搜救犬組織IRO認證的有三十一隻搜救犬。牠們優秀的搜救能力,是如何養成的呢?  

金門屠龍記|棘手的保麗龍浮具

2020-09-07

這裡沒有倚天劍,也沒有屠龍刀,纏綿糾葛的,不是武林恩怨而是垃圾。金門四面環海,因為洋流,來自中國沿海的垃圾,天天被海浪推上岸,每年大約有500噸,其中最棘手的,就是保麗龍。  

為蝙蝠造棲地|守護蝙蝠的那群人

2020-08-17

如同其他的野生動物,棲地消失與劣化,也威脅蝙蝠的生存。只在夜間出沒,加上西方傳說營造的恐怖形象與傳染疫病的隱憂,理解蝙蝠的人不多,為牠們付出的人也很少,但是只要願意做,就能帶來改變。  

讓公園去水泥|留給綠地空間

2020-07-20

如果有時間去走一走,你想去怎樣的公園?冷硬的,還是充滿活力的?公園是都會的自然之窗,也是產生故事的地方。  

變動社子島|禁建50年後的開發難題

2020-06-29

台北社子島因為易淹水,被劃為洪氾區而禁建。五十年過去,解禁的機會接近,只要達到兩百年防洪標準,社子島就可以開發,台北市政府決定用區段徵收的方式,居民為何不願意接受?

藻礁受難記|中油工作船刮傷礁體

2020-06-15

在桃園沿海,長達27公里的藻礁海岸,特殊的礁體,是以十年生長一公分的速度,慢慢堆疊起來的。每年春天藻礁會變紅,這是擁有造礁能力的殼狀珊瑚藻,生命力最旺盛的時候。鄰近大潭電廠,被稱為大潭藻礁的這段海岸,在最美麗的時節,一場意外造成了無法回復的傷害。  

都會粉鳥鄰|外來種野鴿問題多

2020-06-01

數十年來,野鴿成為都市人的鄰居,為什麼牠們的數量會越來越多?牠們的存在會衍生哪些問題,該怎麼做才能避免?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