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阿里山事業區153林班的人工林,眼前的大樹,是1932年種下的柳杉,嘉義林區管理處正在進行疏伐,工班進駐前,已經先做好每木調查,決定哪些樹要留,哪些樹不留。人工林造林初期,經常一公頃種下2000到3000棵樹苗,當樹慢慢長大,密度就會過高,疏伐作業幫助林木空間釋放,留下形質好的未來木。疏伐下來的林木,是國產材來源之一,但是在政府正式推動國產材之前,這樣的疏伐作業其實不多。
台灣的森林歷經大伐木時期,珍貴檜木林幾乎被砍伐殆盡,引發水土保持及生態保育等問題,1991年全面禁伐天然林。
林務局專門委員李允中說:「關鍵轉折點在天然林禁伐以後,相關產業沒有跟著轉型到人工林的產業。從行政單位的法規、產業的機具、搬運的材車或機具、或下游的標售木材商,都圍繞貴重木出發,我們沒有輔導廠商轉型,中下游產業鏈無利可圖,就轉到其他產業去。」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表示,台灣在伐木最高峰,一年砍的樹大概是200萬立方公尺,那年砍掉1萬7000公頃以上的原始森林,而台灣每年木材使用量約600萬立方公尺,即使在大伐木時代,也沒辦法透過自產材來滿足。
國土環境的限制,加上林業蕭條三十年,目前台灣木材99%以上仰賴進口,自給率不到1%。
從前天然林的伐木跡地,林務局種植了42.7萬公頃的人工林,針葉樹占六成,以柳杉為主,闊葉樹占四成,以相思樹為主,其中生產性人工林大約27萬公頃,另外私有的人工林,面積大約13.6萬公頃,為什麼種了那麼多樹,年平均產量只有3到5萬立方公尺?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表示,台灣過去的人工林經營,整套系統都有問題,從事造林活動的不一定是專業林農,沒有長期經營的技術與經驗,而早期政府推動種植速生樹種,有些樹種看不出經濟價值。
以三十年為輪伐期的人工林為例,每公頃的材積達到600立方公尺,才具有商業價值,但是目前台灣人工林的材積卻偏低。長期進行森林研究的林試所研究員鍾振德認為,問題在於種植之初,缺乏育種。他說明,沒經過育種的選拔手續,人工林每公頃只有132立方公尺,因為蓄積量低,能賣的錢,抵不過砍跟運輸成本。
樹苗種下之後,前六年要除草,接下來也需要定期進行撫育,但是因為不敷成本,大部分的人工林,並沒有如期操作。以屏東處轄內的人工林為例,雖然種植超過三十年,看起來卻像是次生林,許多私有人工林也是這樣。
生產成本高,價格上,就難以與進口材競爭;材質上,台灣人工林只有數十年,胸徑偏小。另外,進口材對於木料的材質特性,在包裝上有完整標示,但國產材這方面的資料還不足,導致設計師無法掌握材質特性,不敢貿然使用。
林務局盤點現有人工林,排除保護區、森林遊樂區跟環境敏感區,選擇距離道路1000公尺內,位於可營林區的國有林,有六萬公頃優先納入經營規劃。現階段還有一萬公頃的私有林可以投入生產。
但是林業人才流失,產業鏈斷裂,林務局希望能先打開國產材市場,運用市場機制來重啟林業。
國產材的來源,第一階段以私有林為主,國有林為輔,針葉樹首推柳杉。另外漂流木、風倒木,也能透過木材標售,進入市場。歷年查緝到的貴重木,也是國產材來源之一,但是直到2020年才恢復標售。能重啟標售,與2019年起步的林產品溯源制度有關。台灣建築中心經理李明賢表示,目前最受歡迎的是追溯QR Code系統,結合區塊鏈的技術,不得竄改,確保來源可以追溯。林務局局長林華慶說明,消費者可以認明台灣木材標章,清楚知道來源,就不會成為山老鼠的幫兇。
林務局也規劃三個階段來發展國產材,第一階段因為產量少,希望發展高附加價值的文創商品,等產量提升,第二階段發展家具,第三階段發展建材。中興大學楊德新教授說,不希望國產材落入比價格的框架,應該比的是價值。
每棵大樹都得來不易,目前市場流通量最多的柳杉,從前常用來做低經濟價值的模板。在台北市南港瓶蓋工廠,建築師郭恩凱把林業與木業的意象,帶進這個強調職人精神的展場,結合瓶蓋工廠的歷史痕跡,以全木利用的概念,一掃柳杉的往日形象。
創意,讓人耳目一新,如何朝精緻化更進一步,就看既定印象如何被翻轉。
相思樹傳統上被用作木炭和太空包。其實它紋路雅致,質地堅硬,做家具,有良好的承受力。做樂器,有獨特音質。運用特殊結構,還可以做成滴水不漏的高級浴缸,甚至還可以釀酒。
一年一度的國際建材大展,國產材開始占有一席之地,2017年參展的國產材廠商只有8家,2020年增加到28家,商品類型也更多元化。林華慶表示,2020年業界推出了國產的規格材,過去台灣沒辦法生產規格材,是因為市場沒有需求,生產之後會變成庫存,今年廠商自發性生產規格材,表示市場需求達到穩定。而永泰林業合作社負責人梁國興說,現在種類多,但是產量不夠,可做為文創產品使用。
國產材開始進入民眾生活,林務局推薦10種針葉樹與20種闊葉樹,並委託中興大學楊德新教授,針對目前市場上流通較多的十種樹,進行材質試驗,製作木材利用手冊,說明木材特性、用途、強度,建築師就可以知道,要怎麼去做設計。
面對胸徑小的國產材,國際間有種稱為CLT的工法,透過「集成元」的拼接,做成集成材來增加強度,也能克服小徑木的缺點。目前台灣木材標章只證明合法來源,楊德新建議走CAS制度,仿照進口材,在每批木料上,註明樹種、規格、尺寸、等級、含水率。
當前最迫切的問題是,市場想要的樹種、數量,能不能持續穩定供應?過去沒有妥善經營的人工林,樹種雜亂,難以精算蓄積量,也就難以理出長期的供應規劃。
要讓木材自給率有機會提升到5%,第一步要選對的地方,種下對的樹種。
國有林昔日伐木後種下的人工林,數量最多的柳杉占5.8%,第二名的相思樹只占2%,肖楠、櫸木都不到1%,相較於紐西蘭90%是放射松,台灣的人工林種類多,但是個別樹種產量少,缺乏經濟規模。林試所建議把樹種單純化,針葉樹推薦台灣杉、台灣肖楠、香杉,闊葉樹推薦櫸木與相思樹,這些原生種具備商業價值,以台灣肖楠為例,每立方公尺的市價高達七萬多元。
這五種樹,林試所從1969年起就進行種源後裔試驗,履歷清楚,生長量可以預期。經營900公頃人工林的永在林業合作社,也選擇自行育種,因應恆春半島嚴重的外來種問題,選擇生長速度比銀合歡快的耳莢相思樹。建立溫室,遮陽棚、灑水、散熱、保溫都由電腦控制,確保小苗順利成長。當小苗長到一定階段,就要移到室外的健化場,減少澆水,增加小苗面對乾旱的韌性,適應恆春少雨的氣候。經理林家鼎說,苗木階段是很重要的關鍵,自己來才能把風險降到最低。
擁有好品系,還需要好管理。
2011年,林試所與林務局引進FSC認證,鼓勵林農參加,位在屏東的永在林業生產合作社,是目前唯一通過FSC認證的民間企業。從種植到伐採,整個林地管理都符合標準,例如超過三十五度山坡與鄰近溪流的敏感區,不能伐採。
FSC森林管理委員會成立於1993年,是非政府、非營利的組織,他們設定嚴格的林地經營與木材生產標準,確保獲取經營人工林的利潤時,不犧牲森林資源、也不影響鄰近社區。
林業單位在2011年將這套認證制度引進台灣,希望業者建立嚴謹的人工林管理計畫,克服過往缺乏育種、撫育、缺乏社會溝通等問題。通過認證代表木材來自負責任的永續林業,在國際市場上,是可信度極高的認證系統。
林務局的八個林管處也準備申請認證。其中屏東處申請面積8,695公頃,將枋山溪流域集水區的完整範圍都納入,包括兩千多公頃的天然林恢復區和三千多公頃的茶茶牙賴山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與三千多公頃的生產性人工林。屏東林區管理處作業課課長林湘玲說,希望能提升民眾對人工林的認同,同時確保這樣的作業方式,對環境是友善的,對社會是有益的,對經濟是可行的。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表示,過去林業感覺上比較沒有一套規矩,先去學習這套規矩很重要,不管是公務員或是業界,都有一個標準,對重新啟動國產材是滿重要的。
林業人才需要時間養成,從業人員老化的隱憂,一直都在。
林業與農業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時間,等待一棵樹長大成材,要數十年,甚至百年。永泰林業合作社負責人梁國興說,現在買木頭跟國外買很容易,下訂,貨櫃就來了,林業需要非常長期的計畫,經濟林三、四十年算短的,如果是種檜木,動輒要上百年才有辦法收穫。
森林可以固碳,從林業的觀點,木材有50%是碳。楊德新教授說,計算固碳量就是算材積,收穫下來的木材只要沒有被燒掉,碳就固定住,這邊被收穫下來的林地再繼續栽植,又一批新的森林再產生,又繼續再固存碳,對整個地球來說,固碳效益絕對是好的。
李根政表示,過去有些林地嚴重超限利用,如果好好經營人工林,可以減少土地做為農業使用,山坡地的土地利用,經營人工林會比一般農業活動,對環境保育比較好,或許可成為淺山地區的保育策略之一。
推動國產材,提高自保能力,也帶來林業翻轉的機會,林業不只是生產木材,我們需要兼顧社會、環境、經濟,能與國際接軌的永續林業,每個環節都要謹慎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