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張岱屏
福食.輻事之一:日本福島5縣食品進口鬆綁
2022年2月8日行政院召開日本食品輸入管制措施記者會,宣布解除日本福島五縣食品進口台灣的禁令,然而,日本核災區福島縣對於農、漁產的輻射把關怎麼做的呢?我們的島採訪了福島縣政府、福島縣漁業協同組合連合會、生活俱樂部連合會等單位將從健康風險、公民知情權等面向,完整探討日本福食叩關的議題。
福食.輻事之四:福島電廠核災處理水排放入海的風險
311核災過去11年,陸地上的輻射污染漸漸得到控制,但海洋的污染仍存在著變數。為了防止受損的反應爐再次爆炸,東電必須持續灌入冷卻水降溫,這些水如何存放是個問題。
【坤輿爭議】龍昇村的護土戰役|想要乾淨的水和土
苗栗造橋龍昇村務農為生,生產多樣蔬果,有著豐富的淺山生態。是全國30個里山社區之一。2001年坤輿公司在該地申請設置事業廢棄物掩埋場,當地居民擔心污染水源,組成自救會反對,從2021年1月4日至今已將近400天在掩埋場外日夜戒備進行長期抗爭。究竟這是怎麼回事?
公民電廠在哪裡│社區型光電的發展難題
政府推動能源轉型,但再生能源不論是光電或風力,距離2025年目標都還有不小距離。為了達標,政府和企業力拚大案場。綠電只是企業玩得起的投資嗎?台灣各地其實有許多社區團體和合作社,想為能源轉型出一分力,碰到什麼問題?
01_為何而轉?我們與2025的減碳距離|能源轉型轉到哪系列報導
洪水、乾旱、大火、熱浪,極端氣候造成的災害,在世界各地不斷發生,極端氣候,也威脅著台灣的生存。2020年,台灣首度一整年沒有颱風過境,造成長達八個月的嚴重旱象。 全球控制增溫1.5度破局 全球氣候災害持續發生 2021年8月,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提出,由於人類排放溫室氣體與砍伐森林,導致全球氣溫上升速度高於預期巴黎協定,控制在增溫攝氏1.5度的共識,...
06_尋找隱形能源 節能就是新電力|能源轉型轉到哪系列報導
近年台灣夏季尖峰用電不斷飆高,尖峰用電五成以上來自住商部門,主要是空調需求,台電估計氣溫每升高一度,系統負載最高可能增加50萬kW,相當於興達火力電廠一部機組的發電量,要降低尖峰負載,必須提升建築能源效率。 根據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的研究,建築外殼隔熱效果對建築節能的貢獻約占四分之一,其他四分之三都來自設備能效的改善,因此老舊空調的汰換將是當務之急。 鼓勵更換節能家電...
03_成長的極限 設下能源消耗的停損點|能源轉型轉到哪系列報導
不管是再生能源或者是天然氣接收站的爭議,都是將能源轉型的重點放在電源開發上,不過我們在管理電力需求、提升能源效率上,是否有做到相對的努力呢?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系助理教授楊宗翰表示,政府的規劃都集中在發電端,需求面的能源效率和節能被許多人忽略。 缺乏自產能源 人均用電卻是排名前八的矛盾 台灣98%的能源倚靠進口,但許多民眾卻不知道,這樣一個缺乏自產能源的島嶼卻是世界上排名前段班的用電大國。...
05_我們真的缺電嗎?|能源轉型轉到哪系列報導
台灣真的缺電嗎?如果沒有缺電,為什麼會出現斷電呢? 工研院綠能所副所長劉志文認為,從目前的供需來看台灣並沒有缺電問題,問題出在電力調度。如果把電力供需的缺電狀況想像成道路塞車,第一種是道路太窄小,整天都塞車;第二種是平時非常通暢,但只有一兩個小時會塞車;第三種是道路發生事故,所以塞車。如果是第一種情況,必須考慮新建道路,但如果是第二、三種,與其新建道路,不如用疏導和管理方式來解決,...
是誰在用電|電電看圖表
台灣2020年總用電量2712億度,工業部門就用了一半以上,用了1506億度的電,再加上住宅及服務部門,這三大部門就用掉全台九成電力。根據 2019~2020年《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的電力消費占比,工業部門占全台55.6%,服務業部門占17.1%,住宅部門則占18.5%。 我們的用電量用到哪裡去呢? 2020年住宅用電量較前一年成長6%,超過往年平均值。經濟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