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岱屏

四張圖卡認識苗栗坤輿案爭議|苗栗造橋反對掩埋場進駐

2022-04-25

苗栗造橋龍昇村務農為生,生產多樣蔬果,有著豐富的淺山生態。是全國30個里山社區之一。2001年坤輿公司申請設置事業廢棄物掩埋場,當地居民擔心污染水源,組成自救會反對,並在掩埋場外搭建帳篷進行長期抗爭,從2021年1月4日至今已將近400天。監察院也就此案進行調查,認為有許多不妥之處,監察院認為環保署應該主動釐清本案爭議以及新舊法適用的問題。究竟這是怎麼回事?透過四張圖卡,...

在稻田裡護海洋|花蓮新社農民轉型有機耕作

2022-04-18

如果要說起,台灣最早過著斜槓生活的一群人,噶瑪蘭族肯定是其中佼佼者。傳統的噶瑪蘭族人既是農夫也是漁夫,每年二到四月忙完農事,四月就開始出海捕飛魚、抓龍蝦,而這樣農漁兼顧的傳統,在花蓮新社部落一直延續著。

福食.輻事之三:民眾吃進肚的知情權

2022-03-22

開放福食要承擔的風險是什麼? 那麼,對於台灣民眾來說,開放福食要承擔的風險又是什麼? 2018年衛福部委託台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至剛執行日本食品取樣檢驗與調查研究,研究團隊親自到福島五縣市採樣, 301件樣品中有40件被驗出含銫的微量輻射,不過都符合公告基準。 健康風險要怎麼計算呢? 姜至剛以2018年的研究為基礎,彙整日本政府和香港官方近年的檢測數據,參考國人的攝食率,...

福食.輻事之一:日本福島5縣食品進口鬆綁

2022-03-22

2022年2月8日行政院召開日本食品輸入管制措施記者會,宣布解除日本福島五縣食品進口台灣的禁令,然而,日本核災區福島縣對於農、漁產的輻射把關怎麼做的呢?我們的島採訪了福島縣政府、福島縣漁業協同組合連合會、生活俱樂部連合會等單位將從健康風險、公民知情權等面向,完整探討日本福食叩關的議題。

福食.輻事之四:福島電廠核災處理水排放入海的風險

2022-03-21

311核災過去11年,陸地上的輻射污染漸漸得到控制,但海洋的污染仍存在著變數。為了防止受損的反應爐再次爆炸,東電必須持續灌入冷卻水降溫,這些水如何存放是個問題。

福食.輻事之二:福島出口,如何讓民眾安心食用?

2022-03-20

核災至今11年, 在日本核災區福島縣對於農產品的輻射把關又是怎麼做的呢?

【坤輿爭議】龍昇村的護土戰役|想要乾淨的水和土

2022-01-24

苗栗造橋龍昇村務農為生,生產多樣蔬果,有著豐富的淺山生態。是全國30個里山社區之一。2001年坤輿公司在該地申請設置事業廢棄物掩埋場,當地居民擔心污染水源,組成自救會反對,從2021年1月4日至今已將近400天在掩埋場外日夜戒備進行長期抗爭。究竟這是怎麼回事?

公民電廠在哪裡│社區型光電的發展難題

2022-01-10

政府推動能源轉型,但再生能源不論是光電或風力,距離2025年目標都還有不小距離。為了達標,政府和企業力拚大案場。綠電只是企業玩得起的投資嗎?台灣各地其實有許多社區團體和合作社,想為能源轉型出一分力,碰到什麼問題?

05_我們真的缺電嗎?|能源轉型轉到哪系列報導

2021-11-30

台灣真的缺電嗎?如果沒有缺電,為什麼會出現斷電呢? 工研院綠能所副所長劉志文認為,從目前的供需來看台灣並沒有缺電問題,問題出在電力調度。如果把電力供需的缺電狀況想像成道路塞車,第一種是道路太窄小,整天都塞車;第二種是平時非常通暢,但只有一兩個小時會塞車;第三種是道路發生事故,所以塞車。如果是第一種情況,必須考慮新建道路,但如果是第二、三種,與其新建道路,不如用疏導和管理方式來解決,...

03_成長的極限 設下能源消耗的停損點|能源轉型轉到哪系列報導

2021-11-30

不管是再生能源或者是天然氣接收站的爭議,都是將能源轉型的重點放在電源開發上,不過我們在管理電力需求、提升能源效率上,是否有做到相對的努力呢?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系助理教授楊宗翰表示,政府的規劃都集中在發電端,需求面的能源效率和節能被許多人忽略。 缺乏自產能源 人均用電卻是排名前八的矛盾 台灣98%的能源倚靠進口,但許多民眾卻不知道,這樣一個缺乏自產能源的島嶼卻是世界上排名前段班的用電大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