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岱屏

提升能源效率|電電看圖表

2021-11-24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的建議,要達成減碳目標第一要務是提升能源效率,也就是節能。2016年政府提出新能源政策時,也將推動節能極大化、抑制電力需求成長1%列入目標。但是這幾年在提升能源效率上成效如何?是否每個部門都有達到目標呢...

電從哪裡來?|電電看圖表

2021-11-17

我們的電力主要來自燃煤和燃氣,兩者合計占電力來源八成以上。2016年,政府提出新能源政策,以非核、減煤、增氣、展綠作為發展方向,並訂出到2025年能源占比要達到燃煤30%、燃氣50%、再生能源20%的目標。 2020的發電結構   再生能源能否在2025年達標,仍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2020年再生能源占總發電量僅5.4%,未達政府原訂規劃目標值9%。主要原因是乾旱導致水力發電大幅下降。另一方面,...

不斷攀升的用電成長|電電看圖表

2021-11-12

你知道我們用了多少度的電嗎? 從2016-2020年,我們總用電量不斷成長,2020年的電力消費從2019年的2656億度,到2020年成長到2711億度,大約增加了55億度,比2019年成長2.1%,遠高於近五年平均率1.62%,不免讓人憂心,我們該要如何因應不斷擴張的電力需求呢? 根據2019~2020年的《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未來電力需求預估每年成長2.5%,四年下來就有10%,...

揭開電價的真相|電電看圖表

2021-11-12

你可能不知道,我們的一度電平均不到三塊錢,比一顆雞蛋還便宜。 根據台電資料,2020 年台灣住宅用電的平均電價是全球倒數第 4 低,比起鄰近的韓國、日本等國家都來得便宜,日本甚至一度電要7塊半,是台灣電價的兩倍以上,工業電價的平均電價則是全球倒數第六低。對於缺乏自產能源,98%以上能源都仰賴進口的國家而言,電價低廉是一個相當矛盾的現象。 來看國際之間電價比較...

天際線保衛戰|城市景觀的界線在哪裡?

2021-10-04

高雄蓮池潭映照著湖畔山景,玄天上帝和龍虎塔,更是風景區地標,市政府計畫在旁邊的綠地進行公辦都更,許多市民擔心,未來如果高樓林立,將是景觀破壞的開始。無獨有偶,台北萬華龍山寺後方,也有建商正著手進行31層的高樓建案。當各種開發進駐風景區或古蹟旁,如何能讓景觀和天際線,不再淪為犧牲品?

【島在現場】橋科通過環評|2021.9.1

2021-09-01

備受關注的橋頭科學園區(以下簡稱橋科)開發案,今天進入環保署環評大會審查。會前地球公民基金會等民間團體呼籲,橋科在草鴞保育、有機專區、再生能源及再生水等議題上都應有更完整的討論與解決機制,部分委員對草鴞保育、地質調查等也提出意見,不過環評大會最後仍做出決議,橋科有條件通過環評。 草鴞保育 由於橋科開發範圍也是一級保育類草鴞的棲息地,草鴞保育問題也成為委員關注焦點。在歷次專案小組審查中,#...

埤塘後的選擇題|消失或是保留在都市

2021-08-23

桃園有3000口左右的埤塘,但列入桃園埤圳國家濕地的僅有340口。究竟哪些埤塘該列為是濕地?保護的標準又在哪裡?  

地埤‧地皮|你看到的是哪種土地價值?

2021-08-23

一口埤塘值多少錢?一條水圳值多少錢?一個百年歷史的聚落,又值多少錢?都市計畫創造了土地價格的不斷增長,但無形之中,被我們抹去、填平的那些,又該如何去計算?

大雨.狂流 |荖濃溪沿線的危機

2021-08-16

打開家門,馬路成了大水狂奔的溪流。高雄市六龜區新發里的居民,只好在門口加裝擋水板,避免大水直接沖進家中。從2021年8月5日開始,受到熱帶性低氣壓外圍環流的影響,台南、高雄等地籠罩在暴雨之中,其中高雄六龜從8月5日到8日,累積雨量高達1301毫米,相當於四天下了八個月的平均雨量,這也是繼2009年莫拉克颱風之後,最高的降雨紀錄。 高雄市六龜區新發里,民眾望水興嘆...

當核電退役時|核廢料該安置在哪裡?

2021-07-26

繼核一廠除役之後,核二廠一號機的燃料池,也因放不下用過燃料棒須提早除役,然後除役之路並不容易,放置這些核廢料的室外乾貯場疑慮未解,室內乾貯場又還在審查,更令人擔心的是最終處置又在哪裡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