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岱屏
【前景、錢景】誰的觀音夕照?|北士科住商宅與市民景觀權
週末下午,基隆河和雙溪河交匯口,愛好攝影的市民,不約而同來到這裡,準備捕捉基隆河面和遠方觀音山脊上閃耀的餘暉,河邊自行車道上來來往往的騎士,也不禁放慢車速,駐足賞景。對附近市民來說,這裡是欣賞觀音山落日最方便的景點。
原鄉綠電健檢|讓部落繼續發光
在平地,光電的安裝和維護都是小事一樁,但是在海拔一千多公尺,沒有道路可抵達的山區,可就不太容易了。今年9月,東華大學洄瀾共好大學社會責任中心和工研院、光電業者組成團隊,不但替花蓮縣秀林鄉同禮部落的光電健檢,也讓居民學會維護管理的基本技術。
空城 記《一》|台灣史上最大的土地徵收
為了提升航空運輸量能,重新調整機場周圍的土地使用,促進桃園都市發展和產業轉型,2010年政府推動桃園航空城計畫。計畫開發範圍4564公頃,區段徵收面積達3147公頃,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土地徵收與開發計畫,受影響的居民超過三萬人。2020年,內政部通過區段徵收計畫,桃園航空城正式進入實質開發階段…
過熱症候群《二》畜牧篇:怎麼幫農場動物解熱?
不只是人,動物也逃熱傷害的襲擊。在台灣,牛舍幾乎都是半開放式,很少採用密閉式飼養,沒辦法用水簾或空調設備控制溫度。當夏天越來越熱、越來越長,畜牧業該如何面對過熱的考驗呢?
過熱症候群《三》作物篇:在乾渴中求活的農作物們
花蓮瑞穗鄉是東部文旦的重要產區,可是今年文旦農實在開心不起來,因為採收前一個月,文旦被太陽曬傷,影響收成。無獨有偶,以生產蜜香紅茶聞名的花蓮舞鶴台地,也因為乾旱和高溫,導致茶樹嚴重受損。面對越來越頻繁的熱傷害威脅,農民該如何備戰呢?
尋找四斑細蟌|淡水河流域的生態指標物種
烈陽下,一行人穿著悶熱的涉水衣,踏進水深及腰的沼澤中,緩緩在基隆河岸社子島濕地移動。沼澤裡有各種小魚、小蝦、螃蟹,但這些都不是要尋找的目標。突然間,蘆葦叢底部細小的身影一閃而過,頭部和身影閃著亮麗的綠色斑點,定睛一看,四斑細蟌就停駐在眼前。
告別不合理電價|電價凍漲對台灣能源轉型的影響
夏至剛過,氣溫飆高到37度,用電量不僅連續四天刷新六月紀錄,更創下歷史新高。根據國際能源總署的資料,台灣人均用電排名全球第八,僅次於寒冷的北歐國家和能源充裕的產油國。這並不是因為民眾太浪費電,而是產業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