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岱屏
核廢土去哪裡?|移除輻射污染土,貯存或再利用皆是難題 |福島 光與影系列02
新宿御苑是世界各地遊客到東京決不會錯過的賞櫻景點,也是東京居民重要的休閒綠地。今年遊客中心多了一個輻射顯示儀,原來旁邊盆栽的土壤是來自福島的污染土。這些污染土為什麼要從數百里外的福島,來到東京呢?
廢爐的水難題:日本福島核災後的廢水排放入海如何進行?對台灣漁業又會有什麼影響? |福島 光與影系列01
日本福島核一廠內上千座桶槽,裝滿了12年來冷卻反應爐心的處理水,7月4日國際原子能總署宣布,同意日本將含氚處理水排放入海的計畫,今年夏天這些處理水即將排入海洋,會有哪些疑慮?對台灣又有什麼影響呢?
保衛水岸第一排|澄清湖畔開發爭議
高雄捷運黃線在2022年10月動工,高雄市政府計畫在澄清湖棒球場附近的Y3站,以TOD方式進行聯合開發,未來大埤路澄清湖畔將矗立起旅館、商業大樓和住宅。民間團體擔憂,捷運聯合開發恐會對環境造成衝擊。
拿起手鏟來考古|發現2000年前的玉器工廠
晶瑩翠綠的玉,一直是人們鍾愛的飾品,史前時代人類也不例外。早在兩三千年前,台灣原住民族已經是玉器製作專家,不論是卑南遺址出土的人獸形玦,或是令人驚嘆、現代機械也難以製作的薄壁管玉,原住民族祖先經由交換往來,讓各種玉器分布到全台灣甚至東南亞,但生產這些玉器的中心在哪裡?
地熱發電在部落|如何利用熱水打造共存共榮的未來?【用熱發電系列之二】
花東一帶具有地熱潛力的地區,包括花蓮瑞穗、台東延平、知本、金崙等等,都是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台灣正要起步的地熱發電,未來該如何與部落共存共榮呢?
找回城市裡 最棒的一條河|你所不知道的雙溪河
黃雍熙是划船運動的愛好者,他曾經駕帆船穿越中國西江,也曾經自己製作獨木舟航行東海岸,但他認為最棒的河川不在遠方,而是在自己的家門前…
【前景、錢景】捷運劍潭站TOD爭議|北捷綠廊旁的天際線
台北市中心的捷運中山站、圓山站、劍潭站,一條「捷運綠廊」是許多人喜歡散步的帶狀空間,它不僅僅是一條交通動脈,也是重要的景觀廊道。台北捷運公司計畫要在中山北路和劍潭站之間的交通用地上蓋一棟18層高的商辦大樓,將阻斷綠廊的通暢感,這是為了什麼呢?
【前景、錢景】誰的觀音夕照?|北士科住商宅與市民景觀權
週末下午,基隆河和雙溪河交匯口,愛好攝影的市民,不約而同來到這裡,準備捕捉基隆河面和遠方觀音山脊上閃耀的餘暉,河邊自行車道上來來往往的騎士,也不禁放慢車速,駐足賞景。對附近市民來說,這裡是欣賞觀音山落日最方便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