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宗

還河復野種瓜坑溪|減法工程修復野溪生態

2024-01-14

台灣有許多自然野溪,一旦疏忽保育,工程開發常造成生態危害。在南投種瓜坑溪,以溪流復野為名,進行生態復育工程,將被破壞的野溪,恢復自然。

大巨蛋開打|交通與人流壓力準備好了嗎?

2024-01-06

大巨蛋是台灣第一座大型室內棒球場,去年12月正式啟用,並舉辦亞洲棒球錦標賽首場開幕賽,吸引許多球迷入場觀賽,大家對大巨蛋的歷史是否還記得?而它規劃的退場機制、安全措施是否完善呢?

東螺溪的新溪望|透過改變周遭來改善河流

2023-12-24

台灣的河流有著不同污染問題,透過各種整治方式來改善。不過在彰化,有群人透過地方協力,帶領民眾認識生態,愛護河流,再淨化水質,營造東螺溪的新「溪」望。

【COP28】從巴黎到杜拜:1.5度C的期中考|檢視減碳成績單

2023-12-21

有史以來最熱一年的氣候大會在產油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杜拜召開,這場會議有200多國領袖齊聚,近十萬人參與。今年大會是巴黎協定之後的第一次全球盤點,盤點世界各國的減碳進度。面對全球不及格的減碳成績單,這場會議會做出哪些決議?台灣又該怎麼回應?

老家屋‧泰雅心|織女與獵人的傳統生活實踐

2023-12-02

宜蘭南澳山上,有棟干欄半穴式的傳統泰雅家屋,家屋主人在這片土地上,照顧土地、傳承文化。透過生活實踐,追尋身分認同,讓人看見家屋裡的泰雅心。

金沙溪人工湖的生態危機|爭議聲中暫緩引發反思

2023-11-12

金門水資源目前依賴向中國買水,但是金門縣政府擔心,一旦中國停供水源,金門將陷入缺水危機。於是選在金沙溪河口,開挖人工湖,做為蓄集水源的水庫,但是工程開發引發生態危機。

飛翔吧!狐蝠|花蓮的狐蝠保育行動

2023-11-12

台灣有一種蝙蝠,頭像狐狸,翼展一公尺,愛吃果實,外貌十分討喜。過去生活在離島,族群面臨瀕危,現今出現在城市,擔心受到騷擾。一群人展開保育,希望狐蝠無憂的飛翔天際。

淨零戰役:歐盟CBAM浪潮來襲|台灣中小企業的減碳挑戰

2023-11-04

今年十月,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開始試行,對進口產品徵收二氧化碳排放關稅,第一波受影響的產業包括水泥、鋼鐵以及下游的螺絲螺帽等等,這將對台灣產業造成什麼影響?

淨零戰役:收碳費,能減碳嗎?|從小而大的減碳策略

2023-11-04

2023年1月台灣的氣候變遷因應法通過,生產製程年排碳量超過2.5萬噸的企業,2025年起必須繳納碳費。碳費該怎麼收才能實質減碳?企業如何訂出目標,才能達成淨零?

農業生好水|農園也是迷你動物園

2023-10-08

台灣長期使用慣行農法,噴灑農藥,施用化肥,造成農地土壤酸化,並且影響淺層地下水,有硝酸鹽氮超標問題。在雲林林內有一群農民,嘗試在地下水源補注區,推行友善耕作,希望農業生好水,保護環境生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