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張光宗
金沙溪人工湖的生態危機|爭議聲中暫緩引發反思
金門水資源目前依賴向中國買水,但是金門縣政府擔心,一旦中國停供水源,金門將陷入缺水危機。於是選在金沙溪河口,開挖人工湖,做為蓄集水源的水庫,但是工程開發引發生態危機。
飛翔吧!狐蝠|花蓮的狐蝠保育行動
台灣有一種蝙蝠,頭像狐狸,翼展一公尺,愛吃果實,外貌十分討喜。過去生活在離島,族群面臨瀕危,現今出現在城市,擔心受到騷擾。一群人展開保育,希望狐蝠無憂的飛翔天際。
農業生好水|農園也是迷你動物園
台灣長期使用慣行農法,噴灑農藥,施用化肥,造成農地土壤酸化,並且影響淺層地下水,有硝酸鹽氮超標問題。在雲林林內有一群農民,嘗試在地下水源補注區,推行友善耕作,希望農業生好水,保護環境生態。
玉里蘆葦盛開時|用藝術祭開啟觀光新亮點
秀姑巒溪畔長著許多野生蘆葦,一群人以蘆葦為主題,舉辦玉水圳洄瀾藝術祭。他們期待為地方尋找願景,為生態創造永續,讓希望飛揚在蘆葦盛開的季節裡。
無米樂 20年後|與工業搶水、光電搶地的下半場
2004年,紀錄片《無米樂》,拍攝台南後壁老農,突顯台灣農村實況,一句「無米嘛快樂」(台語),引發大眾對農業的關心。快二十年過去,後壁有了一群新青年農民,但是面對氣候變遷、市場變化,一樣有著新的問題。
【晶鼎焚化爐】蚵仔文蛤問號篇:WHY 彰化焚化爐蓋不停?
5月17日,包括彰化縣養殖協會,多位蚵農代表共同組成自救會。抗議晶鼎焚化爐案,鹿港鎮各級民代也出席表態,反對彰濱鹿港區設立事業廢棄物焚化爐。
不一樣的生態鳥園|讓傷鳥可以安心的家
鳥園應該是什麼樣子?或是國家管理的鳥園,應該扮演什麼角色?在南投的鳳凰谷鳥園,歷史相當悠久,作為一個老牌鳥類動物園,如何轉型出現代生態園區的樣貌,成為不一樣的生態鳥園。
逆轉入侵潮|揮別外來種鳥類這麼難!
有的活潑,有的優雅,有的呆萌,有的俊逸,因為很美,有些種類被引進作為觀賞鳥,原本能自由翱翔的日子,只剩牢籠。有些個體逃出,憑著超強適應力活了下來,更強的,還能繁衍後代,擴張族群。對牠們來說,這是本能,對台灣的環境來說,這是外來種入侵。
光電開發的環境危機|彰化大城、屏東楓林的不安
2025年再生能源占比20%,光電用地推估要2萬公頃,才能達到裝置容量達20GW的目標。於是找地開發,成為發展光電的重要工作,卻也形成光電與環境的衝突。
濁水溪河口的生態綠洲|脫離「攪飯配沙」的日子
濁水溪全長186.6公里,是台灣最長的河流,出海口在雲林麥寮與彰化大城間,河口寬度約6公里。過去河口常常泛濫,加上風沙漫天,長年進行治理,十多年前開始,透過生態工法抑制揚塵,同時打造一片河口生態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