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宗

藻礁戰役

2016-06-27

1999年,公視首度空拍桃園藻礁,在學者眼中地景最壯麗、生態最活躍的一段。2001年,觀塘工業區和大潭電廠興建連續突堤,藻礁一些被工程挖除,一些被漂沙掩蓋。2016年,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將在這裡填海造陸77.2公頃,揭開藻礁保護與能源布局的艱難戰役…

零安樂前夕

2016-06-06

喧鬧的台北市,曾有一分鐘的靜默,屬於47隻無辜的流浪犬。幾個星期後,一位年輕獸醫,以安樂犬隻專用藥物,結束自己生命。公立收容所零安樂政策上路前夕,暗夜深沉…

碳鎖|農業廢棄物再利用

2016-05-09

「植物吸收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變成植物體,我們把它燒成炭,埋回土裡,這就是固碳。」大力推廣生物炭的草根意識工作室負責人劉晉宏,認為善用生物炭,可以逆轉溫室效應。黑黑的生物炭,可以穩穩鎖住二氧化碳好幾百年,它不但是抗暖化利器,也是農民的好朋友…

野溪將死|承接生活污水的十八份坑溪

2016-04-11

同樣是水源地,有些備受重視,有些卻乏人問津。在大台北,兩處日治時期的水源重地,走向完全不同的未來…

處陷不驚|液化潛勢區該如何規範?

2016-03-28

收攏驚懼的心情,206強震逐漸恢復平靜,過了一個多月,「土壤液化」這堂課還是很熱烈。液化不致命,卻會傷荷包。隨著土壤液化潛勢圖公布,正確應用圖資,以經驗換來成長,才是這堂液化課該學會的事…

社子島i-Voting之後|環境與人如何雙贏?

2016-03-14

生態、田園、人情味;破舊、雜亂、易淹水,不像台北的台北,強烈渴望改變,i-Voting之後,我們將要迎接什麼樣的社子島?

蝶舞茂林|紫斑蝶的生態與保育

2016-02-22

有人說,跟著蒼蠅,只能找到腐爛,跟著蝴蝶,能找到花朵。流影幻光,在高雄茂林,跟著紫斑蝶,能看見更多…

【山區開發】居山思危|永和山水庫集水區開發

2016-01-11

水庫是命脈,該受到最高保護,但水庫集水區濫墾濫伐事件,卻層出不窮。台灣有70%是山區,依山而居難以避免,歷經二十三年努力,備受期盼的國土計畫法終於通過,山區土地開發亂象,能否畫上句點?

氣候懸崖上的台灣|極端降雨考驗現有防洪設計

2015-12-14

2015年,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首次衝破400ppm,是工業革命前的1.4倍,也極可能是地球八十萬年來最高紀錄。人類成為一股強大新興勢力,用數百億公噸的溫室氣體,為地球加熱。地球發燒了,有些地方緩慢、有些地方劇烈,最明顯的證據,是極地的冰…  過去二十年,格陵蘭的冰每年以2,750億噸的速率消退,海洋變暖所吸收的熱量,占地球氣候系統熱能儲量的90%以上。冰融化了,海溫暖了,暖水帶來不同的魚,...

智取福壽螺|田間防治新嘗試

2015-11-16

造成全台農損上百億的福壽螺,是農民最頑強的頭號敵人,在宜蘭縣員山鄉,一對專長生態研究的夫妻,想出了請君入甕的新方法,希望友善小農面對福壽螺時,能更輕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