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宗

石虎不孤單|友善石虎農作

2016-12-26

台灣最野的貓,也是最辛苦的貓,因為瀕臨滅絕,石虎被列為一級保育類,卻因為棲息環境大多是民間私有地,成為最需要保育卻又最難保護的野生動物。幸好這幾年有一些轉變,關心牠們的,不再只有第一線研究人員,還有更多人努力想把石虎從瀕臨絕種的危崖拉回來…

御風行|漁業、生態和離岸風電發展衝突如何解?

2016-12-05

風是有力量的,這份力量,可以轉變成電,可以改變台灣。想從海上迎風產電,怎麼走,能更順利?

相遇在河濱

2016-11-21

河濱,讓人們放鬆心情,舒服吹風,河濱,卻也是都會浪犬,僅剩的空間。人與浪犬之間,能否多些理解,多些包容?

【海洋保育】點亮望海巷|基隆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

2016-09-12

基隆海濱有個望海巷,裡面有座秘密花園,這裡一度被廢棄漁網和垃圾,掩蓋了生機,2016年,這裡成為基隆市望海巷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以禁採捕的節制,挽救近海無魚的困窘、進行物種復育,回報海洋給予的餵哺、動手清除廢棄物,修正過往的錯誤…

【動物保育】惜蝠|善待我們的蝙蝠朋友

2016-09-05

每次仰望,天空總是帶給人力量,抓對時間,就能看見奇蹟。快速飛掠的身影,大部分的人都感到陌生,台灣陸地上的哺乳類,大約有80種,蝙蝠就占了35種,牠們吃蟲、傳授花粉,是人們不可或缺的動物夥伴…

豬的最後一哩路|推動屠體評級制度

2016-08-01

豬肉是台灣人最主要的肉類來源,每個人一年平均要吃下三十五公斤豬肉。每年產值高達七百億,是上萬個家庭的重要經濟來源。你有沒有想過,對人們有著諸多貢獻的台灣豬,在生命中的最後這段歷程,是怎樣度過的?

鷹戀|貓頭鷹開放進口惹議

2016-07-25

很多人喜歡貓頭鷹,在西方,牠代表智慧。在日本,牠代表吉祥。可愛,就讓人想擁有,甚至想要活生生的。少數人的一時興起,代價往往是動物的一生…

外來鳥迴旋曲│埃及聖䴉、白腰鵲鴝、八哥到都市

2016-07-25

在原生的環境,牠們是克服萬難的生存者。身在異鄉,想要活下去,卻不被祝福。引進、飼養、棄養、逸出,不同的物種,重複的迴旋,有些鳥類正在改變台灣的天空…

鷹許之田|兼顧生態種好筍

2016-07-07

觀音山麓,淡水河畔,一位農民,一座小小筍園,藏著一個大大心願…

淡水消失了

2016-06-27

淡水,以歷史古鎮聞名,卻在開發思潮下,不斷被破壞。許多僅存的歷史建物,面臨失去修繕,逐漸荒廢的命運。讓人痛心,歷史的淡水,將消失在時光之中,往日風華,不再復還…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