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壩上的思考

採訪/撰稿 胡慕情
攝影/剪輯 陳慶鍾

靄靄白雪,鋪滿山頭。樹木用枝枒承接上天的恩賜,在陽光照耀下,慢慢融化成珍貴的水源。

水,切穿山谷,從合歡山開始匯聚塔羅灣溪、萬大溪、丹大溪、清水溪;溪水慢慢從清澈,轉為混濁,成為我們認識的,台灣第一長河,濁水溪。

日據時期,台灣被當成前進南洋的工業基地。要工業,就要有電力。世界各國多半從不需燃料的水力發電開始,日本人挑選水力最豐沛的濁水溪,在上游及其支流建設水庫、用來發電。

台電萬大電廠廠長陳俊杰說明,日本人大約在民國八年,就將整個濁水溪的水利資源全都探勘完畢,一共規劃設立武界壩、頭社、水社壩、日月潭水庫和霧社水庫。

1934年,首先在南投縣仁愛鄉武界部落附近,完成武界壩,攔截濁水溪主流,和支流萬大溪的水;同時,也興建頭社壩、水社壩,完成日月潭水庫,將武界壩攔截的水量,送到日月潭儲蓄,再經由大觀發電廠發電。1937年,台電又利用大觀電廠的尾水,送到鉅工電廠發電;最後在1943年,於南投奧萬大,興建霧社水庫,準備容納萬大跟霧社溪的水系,送到萬大電廠發電。

陳俊杰表示,1934年,日月潭大觀發電廠發電量有11萬千瓦,之後全台水力系統發電量一共有12萬3千瓦;「那時候整個火力系統,才2萬3(千瓦),所以說,因為加了日月潭的11萬千瓦,就提升了人民的生活;也奠定了煉鋁廠、煉鋼廠那些重工業的基礎。」

除了濁水溪,日本人也陸續在北部和南部,興建灌溉及給水用的水庫;戰後,每兩到三年,就有一座水庫竣工。但濁水溪從1960年霧社水庫竣工後,一直沒有新的水庫。原因在於,台灣的環境特性,不適合興建水庫;中部的限制,尤其多。

「我們如果要蓄水庫的話,原則上在工程技術考量,應該有一個好的地形、一個峽谷地形、地質堅硬,另外大概就是,要有比較大的庫容空間。」水利署中水局長謝世傑說明,台灣雖然有少數適合興建水庫的地質,但山高陡急,要找大庫容地形不容易。以台灣最大的曾文水庫為例,庫容有六億立方公尺,但美國大陸型的平原,動輒有百億以上的蓄水空間。

最麻煩的是,「我們坡度大,集水區沖刷會嚴重、有泥沙沈積、影響水庫壽命,這是台灣面臨的問題。」水利專家、工程會主委李鴻源更直接點明中部的情況:「它沒有一個可以蓋水壩的地方。一定要有不錯的山谷、有堅固的岩壁,水才有辦法支撐。中台灣沒有啊!濁水溪有,但含沙量太高,不適合蓋。」

李鴻源表示,濁水溪上游,有極大的崩塌地,加上匯入濁水溪的萬大溪集水區,流經的地質是頁岩,容易崩落、破碎。這些環境因素,造成濁水溪的濁度,高過黃河。「一旦在濁水溪蓋水庫,就會像中國大陸蓋的三門峽水庫一樣,一蓋完,90%都立刻淤積掉!」

因此,即使水利署在早期,重新調查台灣可建水庫的壩址之後,在濁水溪上游支流清水溪,選定草嶺水庫為壩址,「但我們評估,因為九二一、草嶺崩山,所以草嶺水庫也就不再做考慮。」

但這三十年的空白,卻因為台塑六輕的投資,有了改變… 

集數
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