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相關報導

難道 就只為了給碧潭吊橋好看?│灣潭重劃區的開發爭議

2021-03-15

台北碧潭吊橋上游一點點,新店老街區的對岸,新店溪沖積出一片寬敞的河階地,灣潭。這裡橫過新店溪到新店老街,有個全台灣碩果僅存的擺渡,新店渡。從空中俯瞰,一片綠意。幾十年前,從台北市區要到烏來溫泉,都要坐船到灣潭,越過灣潭,再坐一次船,然後沿著河岸往上游到烏來。

看不見的陷阱:窗殺|打造友善鳥類城市

2020-11-23

台灣大學動物博物館中,有一隻美麗的五色鳥標本,乍看之下栩栩如生,從外觀很難看出,牠其實是因為撞上窗戶而死於非命。鳥類因為撞擊建築玻璃結構而死亡的事件稱為「窗殺」。根據統計,美國每年有三到九億隻鳥、南韓有八百萬隻鳥,因此喪命。

蜂侶:工業區裡也可以養蜂?蜜蜂如何成為生活好伴侶

2020-11-23

出生在養蜂世家的李漢章,是一位製造業的企業家,他的工廠就設在新北產業園區,園區的環境好不好,他很關心,從小熟悉的蜜蜂,是他檢驗環境的最佳指標。他把蜂箱擺在工業區的污水處理廠中,這裡同時也是一個通過認證的環境教育場域。

樹倒之前:你是否看見樹木在呼救?

2020-10-05

2020年3月,高雄一間寺廟的大榕樹突然倒下,造成一死三傷。5月,台南市一棵菩提樹突然連根拔起,一位女騎士頭部受傷死亡。7月初,台中路樹傾倒,壓死一名騎士。8月中,桃園路樹攔腰折斷,打傷兩名攤販…

減廢 從細分類開始|垃圾減量你我都能盡分力

2020-07-27

每天晚上7點到9點,是台東東海國宅最熱鬧的時間,居民提著大包小包的資源回收物來到回收站,分門別類地把回收物送進該去的袋子裡。

讓公園去水泥|留給綠地空間

2020-07-20

如果有時間去走一走,你想去怎樣的公園?冷硬的,還是充滿活力的?公園是都會的自然之窗,也是產生故事的地方。

變動社子島|禁建50年後的開發難題

2020-06-29

台北社子島因為易淹水,被劃為洪氾區而禁建。五十年過去,解禁的機會接近,只要達到兩百年防洪標準,社子島就可以開發,台北市政府決定用區段徵收的方式,居民為何不願意接受?

我們與黑冠麻鷺的距離|在台灣落地生根的稀有留鳥

2020-06-29

最近大家會在公園綠地中,看到一隻大鳥的身影,牠安靜地在樹蔭下吃蚯蚓,當察覺到有人停下腳步關注牠,就會化身成一根木頭,動也不動,等關注或威脅解除,才會繼續找牠的蚯蚓,或者玩起小水坑裡的落葉。 來到都市的公園,攝影師蕭啟仁讚嘆黑冠麻鷺尋找蚯蚓的功力,「真的很厲害,都知道蚯蚓在哪?」。現在這麼常見的黑冠麻鷺,很難想像在十多年前的台灣,牠還是稀有鳥種。一旦出現鳥蹤,鳥友們都會連夜開車,千里迢迢地去尋鳥,...

都會粉鳥鄰|外來種野鴿問題多

2020-06-01

數十年來,野鴿成為都市人的鄰居,為什麼牠們的數量會越來越多?牠們的存在會衍生哪些問題,該怎麼做才能避免?

瓜分金城公園?|萬大線搶綠地

2020-04-13

2019年,新北市政府提出都更三箭,串聯公共交通網,實施“捷運蓋到哪、都更做到哪”的策略,位在土城區的金城公園,首當其衝。金城公園是當地僅存的綠地,居民擔憂將失去它,按照目前的規劃,失去的,只有一座公園嗎?

「排碳者付費」時代|讓產業克盡減碳責任

2020-03-02

2015年,世界各國簽署巴黎氣候協定,希望在本世紀末之前,將全球增溫控制在2度C以內。巴黎協定通過後,各國紛紛提出自主減碳承諾,但是全球碳排放還是快速增加,2019年,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突破415ppm,隨著碳排放增加,極端氣候也在各地釀災。

搶救大學老宿舍|文化人士呼籲保存知名學者故居

2020-02-24

許多大學的老宿舍,有著悠久歷史,曾經是知名學者的故居,甚至是發揚文化的處所,承載著許多故事。現在它們面臨破敗與開發,一一消失。一群人發起搶救運動,不僅搶救老屋,更要搶救台灣記憶。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