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相關報導
【島在現場】新竹球場開挖出大量廢棄物|2025.03.11
新竹市立棒球場挖出大量建築廢棄物後,遭到外界稱為「球場大秘寶」,3月11日各黨市議員前往球場進行考察會勘,釐清問題的根源。
員林青年的愛鄉選擇|你用什麼方式紀錄家鄉?
你會怎樣紀錄你的家鄉呢?有一群年輕人正在用創新方式為彰化員林注入新活力。開設書店、活化歷史建築,錄製Podcast或是利用社群媒體,要將家鄉故事傳遞出去......
城市光電找屋頂|私有建築能否突破發展困境?
「屋頂光電應該是標配,我們未來的建築,應該也要有自己發電的能力。」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資深研究員陳詩婷說。發展有潛力,城市屋頂光電裝設的比例卻不高,到底卡在哪裡?
垃圾為什麼會堆成山?【好!我來告訴你】公視我們的島解釋性報導
春節過後,各地垃圾恢復清運,但有沒有聽說,南投草屯的垃圾山最近似乎又長高了?! 台灣露天堆置的垃圾量,從 2017 年的 8.5 萬噸一路長大,2023 年已經達到 84 萬噸,膨脹了快 10 倍。 但是我們所有焚化爐一年設計處理量有 774 萬噸,2023 年的一般垃圾只有 482 萬噸,明明就綽綽有餘,怎麼會讓垃圾堆成山呢? 這不只是一個垃圾問題,背後隱藏的是...............
損鄰發生,如何保障民眾權益?從法規、制度來看少了什麼?|ft.環境法律人協會秘書長郭鴻儀|公視我們的島【聽專家怎麼說】
日前新北三重發生損鄰意外,其實並非個案,從新北到台南,台灣各地損鄰事件層出不窮,在損害的舉證與求償上,居民往往求助無門,反映出現行相關制度上有哪些欠缺的地方?
新北三重屋倒》我家隔壁要危老重建或是都更蓋大樓,須注意這些事降低損鄰意外發生!|ft.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 莊均緯|公視我們的島【聽專家怎麼說】
新北市三重區六張街建案開挖地下室造成鄰房倒塌,為避免危險,周遭住戶被迫撤離,待評估安全後,才能返家居住。但這起事件並非個案,近年來各地都出現類似案件...
【2024回顧】重大環境議題|我們的島
告別2024年,你還記得今年發生了哪些大事嗎?在2025的這一天,一起來回顧《我們的島》去年做過的重大議題,那些發生在你我周遭的環境大事!
航測台灣|勾勒國土的數據容顏
台灣國土壯闊秀麗,從高山到平原,有著不同地形和萬變地景,構成豐富樣貌。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航測及遙測分署,用超過一甲子的歲月,在台灣高空拍攝地景,同時運用先進儀器,測繪各種資訊,建立國土的數據容顏。
【島在現場】社子島內政部土徵小組進行區段徵收範圍及抵價地比例審議|2024.12.25
昨(12/25)上午內政部土地徵收小組進行社子島區段徵收開發範圍及抵價地比例的審議,在市府簡報後,支持與反對開發的雙方,各自表達意見,最後審議結果,內政部原則同意市府提報的開發範圍及抵價地發還比例為徵收私有土地總面積40%;同時要求,台北市府提送區段徵收計畫前,應持續與民眾溝通。 社子島禁限建多年 地方期待盡速推動發展 社子島是由基隆河和淡水河交匯成的沖積平原,在台北地區防洪扮演重要角色。...
守護百年瑠公圳的人與屋:文化保存與居住權的爭議
瑠公圳,一條自1740年開鑿、擁有284年歷史的古老水圳,見證了大台北地區的發展與變遷。然而隨著都市化進程,這條曾是生命之水的圳道文化,正面臨消失與迫遷的危機。
【島在現場】新店瑠公圳老宅迫遷案|2024.11.14
日前台北地方法院民事執行處公布,將於本月21日拆除新店瑠公圳旁一處老宅。今(14)日上午,老宅第三代居民賴碧珍與多個民間團體到監察院陳情,希望國家人權委員會發揮功能,保障人民居住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