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相關報導

生活在他方

2008-04-14

走向自然,是人類的本性,尋找一處農村落腳,更是許多都市人一輩子的田園夢,可是法令過度開放,造成農舍破壞農地生態,而欠缺相關配套的協助,也讓進入自然農村的人們,又失望地回到都市生活。不過,在高雄縣美濃鎮,有一戶特別的家庭,成功地打造出他們的第二家園。在媽媽張秋香的帶領下,他們走進社區與居民一起生活、他們向農民學習耕種有機農業,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十年來,他們的淚水與歡笑。

農發條例發了誰?

2008-04-14

每次從台北往南部走,回到中南部的鄉村,總會看到許多的稻田,尤其到了收成的季節,滿滿的稻穗,隨著風擺動,真的可以感受到土地的生命力,不過,不曉得你有沒有注意到,這樣的農村風景,已經開始改變了,要談農村的改變,就必須來看一下我們的農地政策,原本農地就應該做農業使用,不過早在13年前,就是1995年,政府第一次提出了農地釋出方案,許多農地變更作為工業使用,或者成為住宅用地,到了2000年,政府又開放農地可以自由買賣,可以興建農舍,去年12月,有立法委員提案,要修改農業發展條例,放寬興建農舍的土地限制,許多人擔心,農地會不會,被大規模開發成為建地,這點也引發了很大的爭議,當農地開發的大門一開,會產生什麼樣的利跟弊呢?到底農業發展條例,是發了誰?

茶水中的天氣|茶樹沒水喝

2008-03-24

種茶的人都知道,茶樹能不能順利生長,要看天。余金炘種茶種了三十年,他相信,要種出高品質的茶,最重要的是跟著節氣走。 但是,這幾年老天爺的臉色,讓茶農越來越摸不透了。從今年的立春到現在,南投中低海拔的茶區幾乎沒下一點雨。原本在三月中應該是一片翠綠的茶園,到現在卻還是深綠,沒什麼萌芽的跡象。

休耕地上種什麼

2008-03-17

民國九十四年春,第一次看到高雄美濃的波斯菊花海,大為驚艷,原來沒有綠油油的稻田,農村也可以這麼美麗。可是問了幾個農民,他們的回答卻更讓人嚇一跳:「不種花種什麼啊?種米又吃不飽!」、「鎮公所說種花有補助,人老了,身體不好,撒一撒種子就有錢領了喔!」、「孩子們都出外工作了,沒有人要種田,種花總比荒廢好。」經過更多詢問,才發現,花海只是休耕的一小部分,其餘的像種綠肥、種能源作物,都是政府鼓勵農民休耕的方式,而政府推動休耕政策的目的,主要是避免加入WTO之後,發生「穀賤傷農」的情況。的確,到目前為止,休耕政策成功縮減國產稻米產量,但是反過來說,這會不會讓農民無立足之地?喪失務農的信心?加速台灣農村文化的流失呢?希望這些疑問,可以為台灣農業問題找到更多答案。

台灣菸業紀實-沉默的告別

2008-02-22

西元2002年1月1日,台灣加入WTO,島內的農業發展,掀起一股巨大的全球化浪潮,過去的這些年,菸農抗議請願、高層安撫民怨,台灣百年菸業的生存,還在做最後的掙扎。但是,今年,2008年的春天,正值菸葉採收的季節,抗議的聲音不見了,也沒有人拍胸脯保證什麼,現在的菸田上,盡是光禿禿的菸梗,和一片收成後的靜謐。台灣菸業的發展,儼然已經踏入告別年代…

安全農業的缺口

2008-01-11

2008年,是台灣的安全農業年。經過三年的等待,國內的農產品,終於走進產銷履歷的時代!三百個產銷班的試驗,兩億元政府預算的補助,和經過產銷履歷驗證的農產品,能不能讓民眾吃得安心?幫助農業順利轉型?進而重建這片土地的生態環境呢?在政府大聲疾呼推廣新農業運動的這個時刻,讓我們一起來檢視,安全農業的缺口到底在哪裡?

豬的大小號

2007-12-21

來到武洛溪,這裡是屏東地區養豬廢水污染最嚴重的地方,也因此,縣政府正推動一項整治計畫,然而,在計畫還沒達成前,立法院卻三讀通過了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大幅放寬畜牧業者違法排放的罰款額度…河川面貌尚未恢復,公權力權限卻又降低,南台灣的河川還能承受多少…

小蘿蔔秋天滋味

2007-12-21

田間飛舞的紋白蝶、綠葉上的小瓢蟲、青翠茂盛的蘿蔔葉…在美濃的平原上,土壤孕育著這群小蘿蔔。白玉蘿蔔,是美濃人替它取的新名字。每到秋天,陽光烘暖片片蘿蔔乾,透過婦女的雙手,自然食材被醃漬成這裡在地的生活文化。

農地受難記

2007-11-30

看到一棟棟高聳氣派的別墅矗立在田野之間,遮住山的形狀、水的流向;看到農地被挖出一個個大坑洞,鄰近農田不斷崩落後退;又看著污染的廢水把田裡的土,染成黑色、黃色、白色或紅色…這些景況,都是農村的真相。至此,我不禁想問,當農業產值已經連續八年不到全國GDP的2%時,台灣的農地還有經濟價值嗎?而這些農地的現況又還會有人關心嗎?同時,農地的處境是否也反映出,台灣農業發展與環境生態將走入另一種浩劫?實在太多太多的疑問了!所以,我們試著把尋找解答的過程,一一記錄下來。

花卉世界大戰

2007-11-16

全球花卉市場,貿易產值高達一千億美元,各國都想搶食這塊龐大的花卉利潤。近年,歐美國家的花卉需求倍數擴大,成為世界主力市場,各國極力搶攻,形成一場激烈的花卉世界大戰,決定全球花卉王國的新霸主。如何贏?不僅是經濟利益,也關乎著國家面子,台灣如何在這場花卉戰爭中,贏得勝利。

科學園區何處去之三》竹科不是好鄰居:竹東二重埔徵收

2007-11-09

整齊乾淨的街道、方正現代化的廠房,這是台灣的光環-新竹科學園區。幽靜古樸的夥房、水源充沛的稻作農田,這是新竹的驕傲-二重百年聚落。當一群拿著鋤頭的農民,遇到以科技至上、發展為先的國家政策時,他們的農田,還有生存的空間嗎?

科學園區何處去之一》中科聽證:中科三期后里園區

2007-11-09

秋風起,金黃色的稻海隨風起伏,水稻結穗是最需要水的時候,盈滿的水田,讓水稻根部充分的吸收水分,而農民等待的就是,即將到來的收穫時刻。 台中后里是台灣重要花卉產地 但后里地區的田間景觀卻很不一樣,許多農地並沒有種植二期稻作。工人正忙著搭棚架,因為土壤中嬌貴的百合幼株需要細心呵護,百合是后里非常重要的花卉,年產值就高達十億元,一點也不輸給高科技產業。花卉產業是高度仰賴人力的產業,也養活了不少家庭,...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