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相關報導

梨山‧天冷

2007-04-13

從民國九十年的桃芝颱風,到民國九十三年的敏督利颱風,每當發生水災或土石流,政府與社會輿論往往把矛頭指向高山農業。這幾年來,政府積極推動「國土復育」政策,首當其衝的就是在林班地「租地造林」的農民。今年一月,上千名墾農集結台北抗議林務局的造林政策。墾農的要求合理嗎?他們是水土保持的破壞者,還是無辜的代罪羔羊?

田園 校園 樂園

2007-02-16

走出教室,頂著冬天暖暖的太陽,在美濃鎮龍肚國小的操場旁,六年忠班的學生,即將要上一堂很特別的社會課。這堂課的重點,是人與環境,學生雙手空空,根本沒有人帶課本,因為大自然本身,就是現成的最好教材。

和釀良酒

2007-01-05

在日據時代,南華村就以種植吉野一號(天皇米)聞名全台,據說這個米的滋味,是又香又Q,釀起來的酒順口不辣,讓人念念不忘,但是因為它需要在純天然的不能施打化學肥料的耕作環境下種植,所以就被其他的米種給取代了。在現今我們驚覺使用化肥對土地的傷害何其大的時候,南華社區發展協會計畫從天皇米的故事做為切入點,不單是創造當地文化產業,也希望可以將有機的觀念帶回南華村。

豬事大集│追溯蘭嶼豬身世之謎

2007-01-05

台大動物科技研究所的師生們拿著針筒、手術刀,走進了台東種畜繁殖場。一個奇異的計畫將開始進行……

漂在稻浪上的教室

2006-12-25

我們最常接觸到稻米的時候,恐怕就是在它變成飯粒後的模樣,面對一顆顆潔白無暇的米粒,那是農民辛勤栽種的成果,農人們辛苦的在田中操持著農務,但身為消費者的我們,卻很少有機會可以了解稻米的生態,在苗栗苑裡有一群年輕人利用環境教育訓練,將稻米生態轉化成一堂堂有趣的課程,讓大家更容易親近去了解我們生活中的稻米。

經濟動物

2006-12-25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WSPA2004報告曾經警告「採取即時措施,遏止工業化畜牧業的發展,尤其是在亞洲、拉丁美洲、美洲等已成為主導的地區更為緊迫」,WSPA 擔心的是工業化畜牧是否會引發下一波全球健康危機? 不知道,但密集空間帶來的疫情問題卻最近讓衛生、農業單位繃緊神經。疾病管制局接獲通報的流感個案數直線攀升,而南韓上個月底爆發人畜共通的H5N1禽流感,採取撲殺政策,又引起週遭各國的緊張。...

溪底遙的柳丁夢

2006-12-04

一元柳丁!當斗大的標題,在媒體上顯現,許多果農開始傷心,種植的辛勞,完全白費心血。台灣農業的產銷失衡問題,常常在生產過剩、銷價競爭下,重創農業經濟。

旗美農民市集

2006-08-21

市場該是什麼樣子?像傳統市場般的叫賣不斷?或是超級市場般的任君挑選?這些市場,的確為我們生活帶來便利,問題是在市場上,除了好看的菜色,我們很難清楚農作物的來歷。不過旗美社大的一群年輕人,他們想出一個點子,想要創造一個讓人們,能夠清楚農作物來歷的市集,甚至讓一個市集成為一個教室,不只滿足口腹,也能洗滌心靈。於是,農民市集出現了!

凍頂的另一片春天

2006-07-24

凍頂烏龍是台灣知名的茶品,但是老茶加入新創意,往往令人耳目一新,茶農張富欽運用自然生態中的「浮塵子」吸食茶葉,讓傳統烏龍有不同況味,也為自己開創事業的高峰。

森林中的紅寶

2006-07-24

清晨,南投魚池鄉從一片雲霧裊裊中醒來。高高的檳榔樹瀰漫著未散的霧氣,而晨光中的茶園,閃耀金色光芒,彷彿在訴說,魚池紅茶輝煌的過去。

人蟲戰役|昆蟲作戰的六大法寶

2006-07-17

有人推測地球上的昆蟲,可能有一億種之多,是動物界中數量最龐大的家族,昆蟲經過數億年的演化,成為地球上最優勢的生物之一,牠們會飛、會爬、會游泳,外表看似脆弱,但是有許多昆蟲,卻被人們當成世紀強敵,為了搶地盤,人與蟲展開一場生存戰役。

西瓜成熟時

2006-07-03

夏天西瓜盛產,卻也是颱風過境的季節,但瓜農如何克服天候,栽植台灣西瓜的獨特風味?花蓮鳯榮農會決定舉辦一場西瓜大賽,試煉瓜農的功力。參賽者不只要向最高甜度西瓜挑戰,還要靠著自己研發的秘密武器,打敗日本量產造型西瓜,他們能夠成功嗎?跨海的造型西瓜宣戰任務能使命必達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