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雞園地

採訪/撰稿 張岱屏
攝影/剪輯 陳錦彪

當禽流感的陰影籠罩,大部分雞農都戰戰兢兢,擔心雞肉滯銷、雞價下跌,成本將無法回收的時刻,花蓮新城鄉的一家養雞場卻異軍突起,標榜無毒生產的牧草雞透過網路行銷,在網站上成為當紅炸子雞,土雞肉一斤賣到160元仍然供不應求。

養牧草雞出名的張孝男,早年從事建築業。前幾年建築業不景氣,中年失業的他在六年前回到故鄉花蓮,把老家的檳榔園開墾成為養雞場。

憑藉著從小養牛的經驗,張孝男回想起小時候割草餵牛也同時要餵雞,當時這些吃草雞的雞肉又鮮美又嫩,於是有了用牧草來養雞的點子。在廣達三公頃的土地上,張孝男放牧了七千隻土雞,平均一隻雞有四平方公尺的活動範圍,寬廣的空間令一般養雞場望塵莫及。張孝男夫婦每天清晨四點就起來,趁著牧草上的露水還沒有乾就趕著割草,這時牧草水分充足又鮮嫩,是雞的最愛。

在無毒農業政策的輔導下,張孝男的牧草雞場經過土壤與水質監測,而雞肉也通過抗生素等用藥的檢測,成為花蓮無毒農業第一批的示範戶。每個包裝上都有貼有食品履歷與無毒農業的認證標章,透過網路宅配直接送到消費者手上,減少了中間的剝削。目前一個月可以賣出兩千隻以上的土雞,生意扶搖直上。

牧草雞成功地打出市場,也吸引更多雞農申請加入無毒農業的行列。這種方式所生產的肉品成本雖高,無形之中卻鼓勵了對環境、對動物都比較友善的畜牧方式。

根據國際有機運動聯盟的定義,對環境友善的畜牧方式,必須要能夠保護植物和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並且根據家禽畜的先天習性,提供其生活條件﹔讓從事有機生產和加工的每一個人都能享受優質生活。這樣的生產方式保障環境,也同時保障了人的健康。當歐盟等國家開始轉型,減少工業化集約式的畜牧生產,轉向對環境友善的放牧生產。在台灣,友善畜牧仍然是一個新的觀念,但是許多農民以傳統的經驗,用比較自然的方式飼養,無意間落實了友善畜牧的理念,花蓮牧草雞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側記

在長期重西輕東的產業發展下,花蓮反而幸運地保有無污染的土地。兩年前,花蓮縣政府開始推動農業的轉型,推出「無毒農業」計畫,希望能落實土地永續發展,又符合生產著與消費者的需要。這項由地方政府推動的計畫仍然是一個初步的嘗試,也是邁向健康生產的起步。

集數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