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相關報導

紅檜與高麗菜

2006-06-12

每次車行台七甲線沿著蘭陽溪而上,不論是河川地、路旁的邊坡或是台地,放眼望去全是高麗菜的天下,而數以萬噸的農藥、肥料每年就這樣流進蘭陽溪。高冷蔬菜是山區部落的經濟命脈,卻也帶來環境的衝擊,最直接的就是撲鼻而來的雞糞臭味與到處飛舞的蒼蠅…。

【基因轉殖】再造光芒|吳信志與螢光豬

2006-06-12

長期以來,豬背負著「髒」與「懶」的污名,其實豬在生物科技的領域上,是極為重要的一員,台灣大學的吳信志博士,從小時候到現在一直跟豬特別的有緣,而今他投入基因轉殖豬的研究,再造生物科技的光芒。

農漁產品 誰掛保證

2006-06-05

高等法院今年四月對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於九十三年所公佈的一項「有機蔬菜檢驗出農藥」的報告,做出敗訴判決,雖仍可繼續上訴,卻是消基會成立二十六年以來,破天荒首度的敗訴案例。

老產業遇上新科技

2006-05-29

宜蘭三星鄉,一個以種蔥聞名的鄉鎮,農人、蔥田 、水圳,交織成一幅田園山水畫,好山好水的魅力,竟也吸引了高科技的目光,國科會預計將這裡,劃設為新竹科學園區的宜蘭基地,當老產業遇上新科技,傳統與現代開始產生衝突,純樸的小鎮,宛如面對一場暴雨來襲。

桑機‧商機|桑椹成熟時

2006-04-24

摘採黑色桑果,與紅色桑椹(桑葚)分離放置,不只造就了二十四孝裡蔡順「拾葚異器」的故事,在現實生活裡,桑椹(桑葚)酸甜不同的特性,也讓花蓮的農民開拓了海外商機,這個紅色果實究竟有什麼秘密?拓展的背後又有什麼故事呢?

甜蜜蜜黑糖記事

2006-04-20

聽說,只要從台20線,彎進台南179縣道,沿著南化水庫往前走,就可以找到一處人跡罕至的桃花源。經過20公里,終於發現第一戶人家。這裡,是台南縣南化鄉的關山村,占地1079公頃,人口706人,也是台南縣境內,面積最大但人數最少的村落。

農場裡的動物朋友

2006-04-17

中興大學不只在農場裡實行有機栽種,也將健康生產的概念推廣到市民農園,就連校園裡都朝著有機校園的目標前進,其實很多的公園綠地、學校,他們在維護清理的過程中,都會噴灑大批的農藥及殺蟲藥劑,這不但對人們的健康有所危害,對於在都市夾縫中求生存的生物,更是致命一擊,當我們在提倡永續台灣的觀念時,或許該從生活中、從教育上著手,當人心改變了,所有的一切將自然而然的往美好邁進。

反璞歸真|全台第一個有機村

2006-04-17

在淡淡春雨中,我們來到花蓮縣富里鄉,拜訪台灣第一個有機村─羅山村。不管是站在田埂,或是處在果園,鳥鳴聲、蟲叫聲、蛙叫聲,充滿耳際,這種天籟之音是使用農藥、除草劑的地方所聽不到的。

台灣菇業傳奇

2006-03-13

台灣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金針菇,特別是到了冬天,更是火鍋不可或缺的食材,但很少人知道,台灣的金針菇不只「平易近人」,更是全世界最大產地。在加入WTO後,台灣的金針菇如何獨樹一格,稱霸全球,到底有什麼秘訣,台灣菇業發展,又曾經寫下什麼記錄,讓我們從菇業發展史一探究竟…

綠色原油

2006-03-13

目前歐美許多國家都以發展生質柴油作為替代石化燃料、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新選擇。德國是全球生產生質柴油的龍頭,每年生產生質柴油超過100萬公噸,目前的德國境內有1900座生質柴油的加油站,供應公車、卡車、計程車等車輛使用。美國自2005年起立法規定,全美的柴油車必須添加2%的生質柴油,預估未來十年美國生質柴油產量將成長33倍。因為生質柴油的生產,可以創造出五萬個工作機會。那麼,在台灣,生質柴油的遠景呢?

人牛對話錄

2006-02-20

你是否還記得小時候白鷺鷥與水牛交織的田園景象?而這樣的景致,又有多久不曾出現了呢?曾經在台灣走過三百多年歷史,為人們犁田、拉車、搬運重物,曾經是農家的一份子,在我們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水牛,是否在失去經濟價值之後,終將走入歷史?對於即將滅絕的野生動物,我們了解保育牠的重要﹔那麼對於勢微的經濟動物呢?於是我們走訪花蓮種畜繁殖場,尋找將消失的水牛圖像。

我有身份證|農產品的產銷履歷

2006-01-23

又到了菜市場最熱鬧的時刻,各種蔬菜、水果、肉類、海鮮應有盡有,每家攤販都拉開嗓門大力促銷,強調既新鮮又便宜。這些食物從哪裡來?以蔬菜水果類來說,大多是從果菜批發市場買來的。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