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營造」關鍵字

東部發展 請慢行

2011-04-11

東部需要發展,是東部人的共同想法,但該怎麼發展,是否真的經過仔細的思考跟討論?東部的特色在於好山好水,和多元的族群特色,該怎麼讓這些元素融合,成為發展的利基,透過適合的發展模式,讓發展不均的東部,在交通改善之後,真的走上永續發展的道路?

後灣濕地的陸蟹危機|墾丁國家公園內最多兇狠圓軸蟹的地方發生什麼事?

2010-12-20

陸蟹出沒,兇狠的雙螯,宣示著濕地的生存領域。開發來臨,面對人類的破壞巨力,陸蟹有了危機。一群人展開行動,搶救一片陸蟹棲地,也搶救一個社區未來…

山海心願:溼地的重生夢|以自然為素材的成龍濕地藝術節

2010-11-22

群飛的候鳥,歌頌著溼地的美麗生態。但是世居的人們,卻為失去的土地,苦惱不已。居民不喜歡候鳥,因為看不見生活的未來。

山海心願-種田的故鄉學

2010-11-22

故鄉是什麼?當學園圍牆成為藩籬,阻絕鄉村孩童的故鄉記憶,一群人決定讓學生們走出校園,在青翠的農地上,修習人生最珍貴的故鄉學。

海風 日頭 鹽田樂|嘉義洲南鹽場

2010-11-15

2001年,嘉義縣布袋鹽場曬鹽的情景,劃下句點,十年的光景,老天爺讓廣大的鹽田,變成一片水澤,土地回歸自然。不願意讓百年鹽業只存在記憶裡,年輕人和老鹽工,在洲南鹽場再造鹽田風光,兩代間的觀念差異如何溝通?在打造成小朋友遊戲空間時,如何兼顧生態?

九二一.大雁的未完樂章

2010-09-20

九二一第十一年了!好像很多地方的重建故事,都告終結。但是在南投縣魚池鄉大雁村,一位曾經參與重建的葉瑞美,看見十年的變化,她知道重建的樂章還沒完成,許多原初的夢想,此刻才要發生。

水水八煙|陽明山上砌石水梯田

2010-09-06

陽明山上,一個名叫八煙的聚落裡,居民住在祖先蓋的石頭屋。在梯田裡種種作物,年復一年,過著簡單的生活。老人家從沒想過,有一天會成為別人羨慕的對象,從都市來的人說,他們的家是桃花源…

故鄉守護‧來自日本的經驗:走訪猴硐、金瓜石

2010-08-30

什麼是守護故鄉的社區再造理念?一群來自日本的社造專家,到台灣進行交流訪問,將日本最新的社造思維,介紹給台灣。透過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的引入與推廣,能不能帶來新的觀念?新的作法?

醉夢‧文創園區

2010-04-05

從2003年開始,政府為了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將台北華山、台中、嘉義、花蓮以及台南,五座已經歇業的舊酒廠,改建成文化創意園區,至今投入將近20億元,每年文創園區的經費,佔了文創產業總預算的一半,成為政府的主力推動目標…

搶救六家老房舍|新竹高鐵特定區發展下的老聚落

2010-02-22

廢棄的空屋裡,滿是垃圾,殘破的屋瓦、裸露的鋼筋,和鄰近華美的高樓大廈形成強烈對比,公寓住戶紛紛向新竹縣政府投訴,這裡雜亂荒涼,甚至成為治安的死角,於是縣政府有意將這些房子拆除改鋪草坪,得知這個消息的六家鄉親,也就是這片土地原本的住民,號召了大批民眾來清理環境,希望保存下這些房子。

角落台北—齊東故事|保留台北齊東街日式宿舍建築群

2010-01-10

在城市的角落,常常隱藏著通往過去的秘密通道,吸引人們走進歷史的桃花源。從台北市忠孝東路與金山南路的路口轉進齊東街,就有著這樣一個滿載城市記憶的角落。

2009環境紀錄短片-五魁社區米

2009-12-07

五魁社區「自耕實驗農場」為社區純樸的老農民們,感到對現今稻作過程中,農藥和化學肥料濫用的憂心。2007年起,積極透過社區營造模式,推動無毒有機米的種植。社區先是承租3分閒置農地,老農民、農婦更是全體總動員,不斷開會、討論、研究,還找來雲科大教授鍾松晉指導,得到結論是,要讓下一代體驗傳統農夫的艱苦,及對大地的尊重與關懷,播種方式將採古早農村的徒手插秧,且堅持稻作成長,全程不使用農藥和化學肥料。另外...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