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相關文章

再現將軍府:花蓮港至美崙溪口,臨港線最核心的日式宿舍群

2020-11-02

在時代洪流中,保存歷史聚落群,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位在花蓮縣花蓮市,1936年興建的將軍府日式宿舍群,屬於國防部資產,一度面臨拆除蓋飯店的危機,當地文史工作者極力爭取保留,在2005年公告為歷史建築,幸運的是,2020年獲得了修復的機會。

為溪流整治把關│該如何落實生態檢核

2020-10-12

侵蝕、氾濫、堆積,是溪流的日常,當一條溪流因為人類需求,不得不被整治,該如何為工程合理性把關?

為蝙蝠造棲地|守護蝙蝠的那群人

2020-08-17

如同其他的野生動物,棲地消失與劣化,也威脅蝙蝠的生存。只在夜間出沒,加上西方傳說營造的恐怖形象與傳染疫病的隱憂,理解蝙蝠的人不多,為牠們付出的人也很少,但是只要願意做,就能帶來改變。

共病時代:跨物種傳染病的挑戰

2020-06-15

截至2020年6月中,全球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數,已經超過四十萬人,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的微小病毒,卻為人類政經社會帶來巨大衝擊。

古稻 回家|部落耆老最懷念的米飯

2020-05-18

有一種稻米,即使過了半個世紀,部落阿媽仍然念念不忘它的味道。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的協助下,古老的米,終於回到原本的土地上…

田裡的食客 環頸雉|吃光農作物的搗蛋鬼

2020-05-18

兩週前種下的有機大豆,現正冒出新鮮嫩芽,吸引著環頸雉、斑鳩等鳥類到來,花蓮光復鄉的農民柯春伎,無奈地說「環頸雉的數量一直很多、非常多,多到我們的豆芽剛冒出來都會被吃掉。」每天早晨柯春伎都會帶著小狗一起巡田,想在田間產生一些嚇阻效果。人狗在田間走,反而常被環頸雉,突然一個飛衝出來嚇一大跳。不過柯春伎仍希望維持生態與生產的良好關係,思考不會傷害到動物為第一優先,堅持友善環境的農作行為。

當鯨豚上岸|敲響海洋生態的警鐘

2019-12-09

虛弱的侏儒抹香鯨青少年個體,被濕潤的棉被包裹,等待獸醫下一步的醫療策略。這隻體長170公分的侏儒抹香鯨,在2019年9月30日午後,被海巡單位發現擱淺在台南七股海邊,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人員接獲消息,立刻趕往現場搶救,並將牠運回四草搶救站安置。

地震國的建築-921地震20周年系列報導

2019-09-23

1999年,一場規模7.3的地震,造成十萬間房屋全倒或半倒,兩千多人死亡、一萬多人受傷。二十年過去,建築法規是否跟上腳步?還有多少學校、賣場、飯店,面臨耐震能力不足的風險?

【熊在人間】小熊回家記|從南安小熊看台灣黑熊保育的挑戰

2019-05-06

曾經有句諺語說,拉拔一個孩子長大,需要一整個村莊的力量。那麼,讓一隻瀕臨絕種的小黑熊重返山林,又需要多少人同心協力,多少專業的考量與規劃,才能完成?近年台灣第一次執行的黑熊野放工作,從照養到訓練如何進行?野放之後的工作與挑戰又是什麼?

奔騰 小水力|微水力發電的可行性

2019-03-18

台灣山高水急、雨量豐沛,蘊藏豐富的水力資源。近年來,部分社區、台電、農田水利會,展開各種小水力的開發,讓這最古老的發電方式,再度受到重視…

有傳統‧沒領域|原住民爭取土地權益

2018-09-24

過去,台灣的土地,都是原住民族的生活領域,歷史發展下,他們受到壓迫,失去土地,不斷流離。長期以來,原住民族的還我土地運動,不僅追求土地權益,也希望尊重原住民歷史的意義。現在,一群部落人士發起守護傳統領域行動,延續還我土地運動的精神,為爭取歷史轉型正義,做出堅持的努力。 2016年11月,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將「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1條中,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解釋為「...

震撼‧花蓮

2018-02-12

2018年2月6日深夜,花蓮近海發生規模六,震源深度僅十公里的淺層地震,劇烈搖晃,讓早已習慣與地震為伍的花蓮人,罕見地跑到大街避難。柏油路像被躲在地底的鼴鼠鑽過,形成一長條如刀鋒交叉的隆起,但這場地震的破壞,不僅於此。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