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相關報導
全民公敵|遙測照片揪出國土變異點
從921發生到現在,不記得經過幾個災變,跟隨居民、學者和政府官員到現場會勘,但無論天災或人禍造成的國土變遷環境更替,總有人無法觸及的角落。這些人煙罕至的地方是否潛在著危機?大面積的狀況又如何,總是個謎。因緣際會接觸到中大太空遙測中心,發現了另一個看地球的方式,轉個角度,改變了我們看台灣的習慣,如果站的更高更遠,我們看見的台灣又會呈現什麼樣貌?
守護台灣|人類利用下的環境改變:山坡地超限濫墾、外來種入侵、自然海岸消失、河川污染嚴重
守護台灣之山林篇 在地球上南北回歸線通過的地方,乾熱的氣流在這裡沉降,造成這個區域長期乾旱缺雨,因此回歸線通過的地區,絕大部分都是屬於沙漠或是乾旱的草原。但台灣卻是回歸線沙漠帶上,一個美麗的意外。歐亞板塊在此交疊出中央山脈,高山將水氣攔截,在海拔一千五百到兩千五百公尺之間形成了霧林帶,這是台灣天然的水源庫,也是島嶼生靈的命脈。 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之下,從1912年起到1970年為止,...
【水頭商港】世代‧後豐港|傳統漁村聚落的變遷
一場建醮,呈現金門後豐港四百年的悠久歷史,傍海維生的居民,卻在開發的巨輪下,面臨海灣被填平的困境,在喧囂的鑼鼓聲中,未來如何走下去,考驗這群世代子民。 正月十五,對於金門後豐港居民而言,王爺建醮是聚落的傳統,四百年來維繫居民的感情,許許多多離鄉的遊子,都會在這個時刻趕回來,讓這個人口漸少的村落,一下子熱鬧起來。 後豐港居民多數姓洪,遠祖就是與鄭成功一起打天下的洪旭,因此早期被稱為洪門港,...
濕地悲喜劇|重新還給濕地一個家
如果這是一齣戲,它原本應是一個悲劇,不過劇中的主角決定自己轉個彎,於是劇本改寫,一齣以悲劇開場的戲,結局卻以喜劇收場。 跟著賴榮孝老師走進濕地,濕地內植物繁密、蘆葦叢生,很難想像一年前這裡是一片人工草坪,當時怪手剛開挖,義工們準備種下小小的幼苗。短短的一年,一座近自然的人工濕地誕生了,過個馬路來到陽光運河,這條上億元打造的運河,它的前身是一片生態豐富的濕地,如今一切化為烏有,看著濕地一生一死,...
家離湖邊那麼近|東華大學的世外桃源
華湖是東華大學十年前創校時挖掘的湖泊,當時的設計是透過一個地下水道和校園另一個也是人為開鑿的湖泊連結在一起。但是因為人為設計加上工程失敗,使得華湖和東湖各自獨立,也讓人煙稀少的華湖漸漸發展出獨樹一格的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