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在修行人眼中,位於台東與花蓮交界的八仙洞,是充滿靈氣的洞天福地。在地質學家眼中,它見證了台灣島形成的歷史,具有特殊的研究保存價值。在考古學家眼中,不斷出土的史前遺跡,更增添此地的珍貴性。愈是珍貴寶地,愈發引起四方人馬的爭取。
自古以來,許多出家人的願望,就是找一處隱蔽的靈山勝地,構築理想中的修行寶剎。然而這樣的善念,卻為台灣山林製造難以解決的問題。而政治和宗教掛勾之後,更大的危機似乎就要浮現。
綠蠵龜,曾經是海洋中族群量最大的海龜,遍及全球熱帶及亞熱帶海域,今日卻成了瀕臨滅絕種的保育類動物。過去台灣本島許多沙灘都有牠的足跡,現今只剩下蘭嶼和澎湖的望安島,還能固定見到綠蠵龜上岸產卵。 溫柔、沉默而龐大,綠蠵龜從2億年前恐龍主宰地球的時代,就以現在的姿態存在了。比起其他任何爬蟲類動物,綠蠵龜可能是最好利用的,肉與卵在世界許多地方都有很高的食用價值,而偏偏又是那麼唾手可得。 1995年,...
有著名的黑面琵鷺棲住的七股濕地,其實還有許許多多的生態,當地的保育人士,就以生態旅遊的方式,為可能被工業區開發的濕地找一條出路。
一群家住在和平島的媽媽們,參加解說員的訓練課程,她們的畢業秀就是要辦一個解說活動,為了籌備這個活動意外發現和平污水處理廠的興建可能破壞一個古蹟砲台,於是她們開始寫陳情書、辦活動。和平污水廠所在地要挖山填海,經過這群媽媽們的訪查,發現漁民對污水廠的興建也持反對立場,因為填海造成海水混濁,會影響漁獲。污水廠的設置是為了處理環境污染的工程,但是設置的地點與方式恰當嗎?面對民眾的反對聲浪,縣府的做法又是什麼?
南投縣鹿谷鄉榮生會是台灣第一個民間河川保育團體,已在清水溝溪進行保育工作十多年。榮生會過去一直守護清水溝溪免於毒魚、電魚的破壞,並藉由宣導性質的各種活動維護溪流的生態環境。經過多年來的努力,毒魚電魚的行為雖然少了很多,但是河川防洪整治工程的不斷進行,卻是清水溝溪河川棲地被破壞的一大危機,更改變了人跟河川親近的方式與機會。輕微如清水溝溪,絕對不堪水溝化的河川整治方式。我們是否應用更謹慎的態度來聯繫河川與人的關係?
誰可以買賣天空、販售大地?大梨山地區的高山農業是一道難解的國土規劃問題。政府於民國58年頒布德基水庫治理方案,明定土地坡度在28度以上的農地必須強制收回,時至今日,1,117公頃的超限地只收回200公頃,並數度引發執行單位與農民的對立衝突。歷史留下的傷口依舊,受傷的土地仍然只能在時間的流逝中嘆息。
「勒嗨漾」是大甲溪上游泰雅部落對於土地的呼喚,隨著昔日梨山水果黃金十年的風光,當地的族人從原始的茅草屋大躍進入現代化的華樓,結實累累的果樹除了帶來令人目炫的財富,也切割了梨山泰雅人和勒嗨漾的臍帶;原本被視為族群生命的勒嗨漾,如今卻是新台幣的代名詞。隨著進口水果的開放及可預見的WTO的衝擊,年輕人在勒嗨漾上找不到新台幣的方向,老一輩開始懷念只有地瓜和小米的勒嗨漾,而數十年來無私地創造地利、默默為泰雅人守候的勒嗨漾,是否已尋覓出她明日的方向?
過去,對於水資源的管理,興建大大小小的水壩是我們慣有的解決方式,為了合理水壩的正當性,相關單位總是宣稱可以為地方帶來好處,來消弭當地居民的反對,強化非當地居民對水壩的認同。然而,經過這數十年,當初的說法在住民的眼中,卻成為了謊言。
本單元延伸上集中橫公路開發的問題,探討中橫存在的價值。四十幾年前,在當時國民政府還懷抱著「反攻復國」的意識形態下,為了連貫東西交通,決定開發中橫公路。時隔四十年,反攻大陸的美夢還沒實現,中橫這條路,卻進駐了越來越多的居民與各項工程。
921地震後,中台灣的地貌面目全非,沿著大甲溪興建的中橫公路,路況毀損嚴重,強震後,路基流失、落石不斷,谷關段的工程人員在落石如雨下的情況,每天日夜不停地趕工。谷關工務段的段長錢伯冠在16年前即遭土石掩埋,16年後,又在12月4日遭落石擊中頭部與腰部。梨山地區的居民,平常即仰賴著中橫輸運蔬果,路不通對於這個大部分依靠蔬菜水果維生的梨山村,以及天祥一帶仰賴觀光產業維生的居民,影響甚鉅。
百年前-美濃先民曾為水權流血拚命,百年後的現在,美濃人仍為了捍衛家園的活水,奔走在陌生的都市間。